刘金生:治咳三案

         刘金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研究院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常务理事、特色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为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特聘专家。
       冬瘟咳嗽久治不愈案
       2007年冬,流感的病人很多,某集团老总发热、咽喉红肿疼痛、咳嗽、肢体酸楚,怕冷。经多家医院给予抗生素等治疗,病人发热、咽喉红肿疼痛消退,但咳嗽月余不愈且有加剧之势,并出现胸疼、气粗、咳声嘎哑,咯痰不爽、夜不能寐,胸片等检查无阳性发现。转求中医治疗。
       接诊后,根据当时暖冬无雪,冬时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人体外感疫疬之邪,诊为冬瘟咳嗽。冬瘟咳嗽有别于风寒咳嗽与风热咳嗽。瘟邪为阳邪,故冬瘟咳嗽有一派热象,但毕竟是冬季为寒邪主令,形成外寒内热证候,即寒包火证。治以疏风散寒,清热化痰、宣肺止咳。以麻杏石甘合银翘散加减。3剂咳止,又3剂病愈。
       病人感慨地说:“没想到树皮草根竟然比输液打针效果好得多。刘教授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吗?”我回答说:西医在看病时,通过一系列检查,首先是弄清引起感冒等疾病的病原体是细菌还是病毒。然后针对病毒、细菌予以杀灭,感冒病人发烧、咳嗽等症状也就消失了。中医则重视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以此判定邪气的性质。寒热异常,温凉失节,岁时不和,是“冬瘟”的主要病因。“冬瘟”之邪先入肺卫,因此,临床多表现为一系列呼吸道症状。中医用药的目的不是将病毒、细菌杀灭,而是驱邪外出,使肺的宣发、肃降功能恢复,重新达到动态平衡。病毒、细菌失去生存的内环境,自然不足为患,咳嗽诸症自然消失。
       暑湿咳嗽缠绵不愈案
       邵某、28岁,男,2009年8月因咳嗽日久不愈求治。患者为美国留学生,7月份回国度假,自诉回国前即咳嗽不止,回国后在某家医院检查治疗,经该院检查,肺部CT片左下肺有一小结节、炎症可能性大,没有其他阳性发现。给以抗生素治疗,咳嗽减轻,停药后咳嗽又剧,此后反复多次治疗,终未根治。刻下咳嗽时作、日轻夜重、咳声不扬,痰白黏、咯吐不利,口黏、口渴,食欲差,偶有腹泻,舌苔黄腻、脉濡数。诊为暑湿咳嗽, 辨为湿热羁肺,肺气不宣。拟芳香化浊,清热和湿之法。方取甘露消毒丹加杏仁、苡仁、通草桔梗前胡紫菀。9剂。药后证减咳止。缠绵不愈之咳嗽霍然而愈。     
       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说:“夏季湿热郁蒸……逆行犯肺,必生咳嗽喘促,甚则坐不得卧,俯不得仰。”湿咳虽属外邪所伤,然和人体内生之湿热紧密相关。甘露消毒丹“清热于湿中,渗湿于热下,俾湿化热清,气机畅利,则诸症自除”。
       肝咳久治不愈案
       张某某,女,22岁。1981年7月初诊,素有血小板减少,常鼻衄不止。经治疗,衄血止。但在院内乘凉时,突然剧咳不止,用各种止咳药,效果不明显,咳愈剧。以外感咳嗽论治,给以麻杏石甘、止嗽散等药,咳未稍止。胸透化验皆无异常发现。咳嗽持续20余日不解,咳呈阵发性,干咳无痰,发则连续不断,连咳二三十声,轻则如佯装咳嗽,重则头倾胸曲,揪胸捧腹,夜不能寐,痛苦异常,伴两胁下疼痛,脉弦细,舌质淡红,苔薄白。细询病情,知患者在情绪波动之时,发作更频。乃断为肝气冲肺,以尤在泾《静香楼医案》中肝气冲肺原方治之,4剂而安。数月后,患者又因生气而发作咳嗽,仍以上方治之而愈。
       肝经咳嗽属内伤咳嗽的一种类型,多见于肝血不足或多郁善感之患者,往往发病突然,久治不愈。可由感受风寒而诱发咳嗽,但用疏风散寒之剂却无效,用一般的宣肺止咳、降气止咳、化痰止咳等方法亦很难收功。故临床中遇到久咳不已,用宣肺、润肺、降气、化痰诸法不效时,应考虑属肝经咳嗽的可能。
       肝经咳嗽,其本在肝,其标在肺。清代名医尤怡在《静香楼医案》中载有肝气冲肺方一首,方由黄连白芍乌梅甘草、归身、牡蛎茯苓七味药物组成。方似平淡,且无止咳之品,但用之得当,常获奇效。(关  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