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类风湿关节炎是周身性、终身性疾病,在治疗上必须始终坚持整体观念,辨证结合辨病,标本同治,并宜采取综合措施,内外并治。除辨治之内服药外,还应配合熏洗、药浴、外敷、膏贴、理疗、针灸、推拿等,这样可以协同增强,提高疗效。
由于类风湿关节炎是周身性、终身性疾病,在治疗上必须始终坚持整体观念,辨证结合辨病,标本同治,并宜采取综合措施,内外并治。除辨治之内服药外,还应配合熏洗、药浴、外敷、膏贴、理疗、针灸、推拿等,这样可以协同增强,提高疗效。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在中医里属于"痹证"、"痹病"范畴,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还可能出现关节周围或内脏的类风湿结节,并可有心、肺、眼、肾、周围神经等病变,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
朱教授认为,类风湿关节炎不同于一般的痹证,故将其称为"顽痹"。他指出,类风湿关节炎病变在骨,正所谓"肾主骨生髓",骨的生长发育全赖骨髓的滋养,而骨髓乃肾中精气所化生,因此肾督虚是本病的本质。在此基础上,朱老提出了"益肾壮督"的治顽痹思路,并研制出了益肾蠲痹汤,在发病初期效果很好。
【组成】
当归10克,
熟地黄15克,
淫羊藿15克,川
桂枝10克,
乌梢蛇10克,
鹿衔草30克,制
川乌10克,
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
【加减】风胜的患者加钻地风30克;湿胜的患者加苍、
白术各10克,生、熟
薏苡仁各15克;关节肿胀明显的患者加
白芥子10克、
穿山甲10克、
泽泻30克、
泽兰30克;寒胜的患者加制川、草乌各10~20克,并加制附片10~15克;疼痛加剧的患者可加炙
全蝎(研粉吞服)3克,或炙
蜈蚣1~2条,刺痛患者加地鳖虫10克,
三七粉3克,
延胡索30克;体虚的患者宜将
淫羊藿加至20~30克,并加
菟丝子30克。
朱教授指出,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起病缓慢、病情缠绵的特点,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因此,既要用传统方法,又应采取现代医学检测手段,"双重诊断,一重治疗",以免误诊、漏诊。同时,由于类风湿关节炎是周身性、终身性疾病,在治疗上必须始终坚持整体观念,辨证结合辨病,标本同治,并宜采取综合措施,内外并治。除辨治之内服药外,还应配合熏洗、药浴、外敷、膏贴、理疗、针灸、推拿等,这样可以协同增强,提高疗效。另外,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患者要坚持长期服药,即使症状缓解后,还需继续服药6~12个月,才能巩固疗效,减少或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