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注射液改善TOF患儿术后免疫功能

       2005-04-20
       日前,山东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的一项青岛市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研究显示,黄芪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法洛氏四联症(TOF)患儿术后的免疫功能。
       法洛氏四联症是指肺动脉口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等联合心脏畸形,需采取手术治疗。有研究显示,TOF患儿术后1~2周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免疫功能的紊乱,尤其是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将促使机体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造成多脏器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衰竭。而改善TOF患儿术后免疫功能的紊乱,可降低术后TOF患儿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和感染的机会,有利于TOF患儿的恢复。
       研究者将40例TOF术后患儿分为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治疗)和黄芪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15毫升静脉滴注,每天两次,共两周),观察两组患儿免疫球蛋白(IgG和IgM)、补体(C3、C4)、淋巴细胞表型和细胞因子的变化。
       结果发现,应用黄芪注射液后,异常升高的IgG、IgM、C3(总T淋巴细胞)、C4(T辅助/诱导淋巴细胞亚群)、CD8+(T抑制/细胞毒细胞)和CD19+(B细胞抗原)于治疗后第1~2周开始下降,且于第3~4周基本恢复到正常组水平;而异常下降的IgA、CD3+、CD4+、CD4+/CD8+、CD3+/HLA-DR+(活化T细胞)和CD3+/CD16+-CD56+(自然杀伤细胞)于治疗后1周开始逐渐升高,于治疗后2~3周恢复到正常组水平。血浆和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产生的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于治疗后1周开始逐渐下降,于治疗后3~4周恢复到正常组水平。上述指标治疗前后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在静脉应用黄芪注射液过程中,两例患儿出现面部潮红,停药后消失,其余病例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通过此次研究可以看出,黄芪注射液可明显改善TOF患儿术后的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过度分泌,并可使TOF患儿术后的体液免疫功能趋于正常,且临床使用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研究人员认为,黄芪注射液改善TOF患儿免疫功能的可能机制有以下几点:一是黄芪皂苷是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T淋巴细胞等的强力调节剂,同时也是T辅助细胞/T抑制细胞平衡的调节剂。二是黄芪注射液可明显增加荷瘤小鼠T细胞总数与T辅助细胞数量,体内注射可以促进刀豆蛋白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与转化;黄芪皂苷可使烫伤大鼠下降的自然杀伤细胞数量和细胞毒功能增强到正常范围,并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黄芪皂苷是免疫球蛋白类型转换的强力调节剂。环磷酰胺造模的免疫抑制小鼠给予黄芪后,血清IgG水平显著增加。三是黄芪对细胞因子诱生的调节作用具有双相性;对免疫抑制小鼠来讲可显著提高IL-2、TNF-α和干扰素γ的诱生水平;但对免疫过度激活机体,则显著抑制细胞因子的过度释放。四是增强心功能,改善全身血液供应,消除缺血再灌注损伤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