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咸中 古方破解急腹症

       文/本报记者 谭 嘉 严少卫 通讯员 次旦久美 张佩青 刘 杨 刘蓉芳 刘 青 李 晶 李郑生 于丽珊 摄影/本报记者 赵瑞清等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努力在中医和西医之间寻找一条和谐发展之路。他便是原天津医学院的老院长、今年84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咸中。如今,他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腹症的绝技早已闻名海内外。
       常见急腹症包括:急性阑尾炎、溃疡病急性穿孔、急性肠梗阻、急性胆道感染及胆石症、急性胰腺炎、腹部外伤、泌尿系结石及子宫外孕破裂等。如急性肠梗阻单纯靠中医很难鉴别,得靠西医来诊断。在西医诊断明确的基础上,再配合中医中药的治疗,这便是中西医结合。吴咸中说。
       吴咸中哥哥姐姐都是医学教授。但他说,自己真正走上中西医结合道路还应从参加天津中医学院举办“西学中”班算起。 
       1960年秋,吴咸中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外科医生,开始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探索。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吴咸中说,当时我们对外科急腹症比较熟悉,知其长短;其次,与慢性病相比,急腹症的疗效容易判断,受影响的因素相对较小。4年后,吴咸中被调至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基地——天津市南开医院。通过逐个病例的具体分析,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吴咸中初步制订出急腹症病人具体的辨证原则与方法,再与西医诊断相结合,他又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分期分型方法。
       根据大量临床实践,结合实验研究的初步结果,吴咸中提出了开展理论研究的三条原则和“以法(治则)为突破口,抓法求理”的研究思路。一篇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1973年第一期上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理论研究的一些设想与初步体会》中提到的不少设想,在20世纪80年代逐步通过科研实践得到补充、修正或提高。
       1991年,吴咸中从天津医学院院长岗位上退休后,把更多的时间用于中西医结合工作。他表示,自己早期研究的重点是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是初步探索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提出用中西医结合向急性重症胰腺炎和急性重症胆管炎这两个国际公认的外科难症发起挑战(这两种疾病当时的死亡率高达20%~30%)。
       “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天津市南开医院就已经很有名气了。”吴咸中说,人体的肠道具有一种奇特的屏障功能,它可以防止肠内的细菌和毒素进入人体器官,但重症胰腺炎一旦发作,肠屏障功能就被彻底打破。此时,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就是用通里攻下中药排泄体内毒素,同时还能保护肠屏障,减少细菌与内毒素的入侵的整体治疗。与此前的通里攻下相比,今天吴咸中对这个古方的运用更加娴熟大胆。以攻下作用猛烈的大黄为例,一般中医一天最多用到30克,但吴咸中可以用到60克。现在,天津市南开医院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死亡率已经从30%降到15%;重症胆管炎的死亡率从20%降到了2%。2003年,吴咸中对通里攻下法的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年来,吴咸中又将治则的研究从单个治则研究转向不同治则之间的协同或增效作用的研究。目前已进行了活血化瘀药物对通里攻下法、清解通下法、清热利胆药物以及清热解毒药物的增效作用等研究。
       从1961年开始研究急腹症,吴咸中不仅用现代医学解释了两千年前《伤寒论》中的古方,还用它破解了西医很难攻克的疑难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