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即周围性面神经瘫痪,大多数是由急性非化脓性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炎引起,故又称周围性面神经炎。中医学的“口眼喎斜”、“吊线风”、“卒口僻”均属此范畴。
面瘫即周围性面神经瘫痪,大多数是由急性非化脓性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炎引起,故又称周围性面神经炎。中医学的“口眼喎斜”、“吊线风”、“卒口僻”均属此范畴。
本病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确。多数病例都有局部受寒、着凉的诱因,故一般认为可能是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因受风寒而痉挛,使该神经组织缺血、水肿而致病。面瘫以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同侧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面部被牵向健侧为主要特征。本病以20~40岁最多见,男性多于女性,起病迅速,在几小时至1~2天,面肌麻痹达高峰。如调治得当,持续1~2周可逐渐恢复;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当,以至于3个月不能恢复者,则会留下后遗症,故早期治疗非常重要。中医可以内外合治。
内治 一般分以下四种证型辨证论治
风痰阻络 表现为风痰阻络而偏于寒性者,以卒然口眼斜,舌淡苔白为证治要点。治宜祛风化痰止痉,方用
牵正散:白
附子、
僵蚕各5~9克,
全蝎(去毒,生用)各等3~5克。水煎服。本方病属痰热及阴虚肝阳上亢者忌用,孕妇慎用。另方中白
附子和
全蝎均为有毒之品,用量宜慎。
气血两虚 表现为神疲乏力,容易感冒,气短汗出,纳减便溏,苔薄,脉细软等。治宜益气扶正,养血通络,方用益气养血汤:
党参30克,
白术15克,
茯苓15克,
黄芪30克,
当归15克,熟地20克,
川芎12克,
赤芍12克,
桂枝12克,
姜黄12克,
鸡血藤30克,
黄精15克,
防风12克,
细辛3克,
甘草6克。日1剂,水煎服。还少丸、通络丸口服。
痰湿阻络 表现为头身困重,咯痰黄白,纳呆胸痞,苔腻,脉滑。治宜化湿祛痰,健脾通络,方用化痰汤:胆南星12克,白
附子12克,
天竺黄12克,
半夏12克,
陈皮12克,
瓜蒌20克,
白术12克,
茯苓15克,
泽泻12克,
鸡血藤20克,
丹参30克,
红花12克,
僵蚕10克,
全蝎10克,
地龙15克,
甘草6克。日1剂,水煎服。蛇胆丸、
陈皮丸口服。
肝风内动 表现为面赤眩晕,急躁易怒,口干而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平肝息风,滋阴清热,方用
天麻钩藤汤:
天麻12克,
钩藤30克,
夏枯草15克,胆草12克,
黄芩12克,
代赭石30克,
磁石30克,
礞石20克,
珍珠母30克,
苦参12克,生地30克,丹皮12克,
全蝎10克,
地龙12克,
水蛭12克,
琥珀5克,
蝉蜕12克,
甘草6克。日1剂,水煎服。通脉丸、
天麻丸口服。
外治 牵正膏 白
附子30克,
防风30克,
僵蚕20克,
细辛10克,
全蝎20克,
白芥子20克,共研细面,每次用3克,醋调捻摊在小圆布上,贴敷于患侧
下关穴,胶布固定,每贴3天,一般3贴见效。
牙皂散 猪牙皂200克,研细末,取适量以陈醋调如糊状,涂于患侧
颊车、
地仓穴之间,每日换药2次,10天为1疗程。
塞鼻散 枯矾、
川乌、
辛夷各等分,研末,加
麝香少许,用纱布包如枣核大,左歪塞右鼻,右歪塞左鼻,2小时取出,每日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