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栋 吴俊德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骨伤科临床最为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之一,以膝部关节软骨变性、关节软骨面增生、骨刺形成为主要病理表现。中医认为该病属于痹证范畴,多因为急慢性损伤或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导致关节气滞血瘀和痰湿阻滞经络。
笔者采用浮针为主微创疗法治疗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已取得满意的疗效。浮针疗法是一种新型的针刺疗法,主要是用一次性的专用浮针在局限性病痛的周围皮下浅筋膜处进行扫散等针刺活动,是传统针灸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浮针疗法既有中医针灸调整阴阳平衡、活血化瘀等功能,又有现代西医的切割功能,可直接达到病灶部位,不但可缓解肌肉挛缩等,还能调节韧带肌腱的活动度、弹性以及力学方向,促进局部代谢,使组织功能活动得以恢复。
具体治疗过程
一、明确
膝关节病痛点 临床上,软组织伤痛的病痛点指的是筋膜触发点。施术者要先确定进针点,注意避开皮肤上的瘢痕、结节、破损、凹陷、突起等处;同时,要尽量避开浅表血管,以免针刺时出血。
二、局部消毒 治疗前,必须做好消毒工作,其中包括进针部位的消毒和施术者手指的消毒。
三、治疗操作:
第一步 进针:进针时,局部皮肤要松紧适度。临床上,施术者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主要是用拇指、食指、中指捏着针柄,状如斜持毛笔;同时,用左手拇指、食指辅助针身,直接斜刺入皮肤。进针发力时,针尖搁置于皮肤上,不要离开皮肤。进针时,针体与皮肤呈15~25度刺入,用力适中,略达肌层即可,然后松开左手,右手轻轻提拉,使针身离开肌层,再放倒针身,做好运针准备。
第二步 运针:运针时,施术者单用右手,沿皮下向前推进,推进时,稍稍提起,使针尖勿深入。运针深度一般掌握在25~35毫米,采用扫散手法操作。
第三步 出针(留针):运针完毕,拔除针具。根据患者的病情,如果需要留针,施术者可抽出针芯,然后用胶布贴附于针座,以固定留于皮下的软套管。在进针点处,用一个小干棉球盖住针孔,以防感染。
浮针疗法已成为轻中度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终末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目前一致的观点是进行
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但是对于部分以滑膜炎疼痛为主、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亦可根据情况选用以上方法治疗,通常也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浮针疗法主要作用在浅筋膜处,力专效宏,对四肢软组织疼痛性疾病疗效尤其显著。浮针疗法操作简单、安全、无痛,且远期疗效显著。由于针体仅留置于皮下疏松结缔组织,浮针疗法不会出现传统针灸的断针、弯针、滞针现象,晕针现象较传统针刺疗法更少发生。(作者供职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