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文释温病毒瘀

       温(瘟)病是中医临床常见的急症,对于温病的认识,自古就认为与毒邪相关,治疗多用清热解毒之品。二版教材《温病学讲义》承传统,提出了“风热病毒”、“暑热病毒”“、湿热病毒”、“燥热病毒”,但自三版教材起将“病毒”易为“温热病邪”。国医大师张学文认为这不利于继承与发展中医学术,他在对中医经典和历代医家治疗温病的经验的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温病研究50余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温病“毒瘀”学说。
       温(瘟)病是中医临床常见的急症,对于温病的认识,自古就认为与毒邪相关,治疗多用清热解毒之品。二版教材《温病学讲义》承传统,提出了“风热病毒”、“暑热病毒”“、湿热病毒”、“燥热病毒”,但自三版教材起将“病毒”易为“温热病邪”。国医大师张学文认为这不利于继承与发展中医学术,他在对中医经典和历代医家治疗温病的经验的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温病研究50余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温病“毒瘀”学说。
       温病之“毒瘀”
       温病之毒
       张学文认为毒涵义最广泛,从病因而言,凡对机体有严重损害的致病因素皆是毒,《黄帝内经》有“寒毒”、“热毒”、“湿毒”、“燥毒”和治病要“去毒”之说。从病证而言,凡发病迅速、猛峻、危及生命的疾病皆是毒病。温(瘟)病发病迅猛,常见高热、瘀斑,危及生命,当属毒病,故自古有寒毒内伏为温(瘟)病之说。
       张学文认为温病之毒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自然界存在的特殊的温毒病邪,古代医家称为疠气、杂气,其致病特征为突然发生,初起症状明显,常高热以及卫气同病,传染性强,“某气专入某脏腑某经络,专发为某病”(《瘟疫论》),临床表现基本一致;二是风、寒、湿、热、暑、燥六淫偏盛或内伏,壅滞内结化毒,所谓“毒者,邪气蕴结不解之谓”(《金匮要略心典》),致病多有潜伏期、前驱期和外感症状;三是邪毒损伤脏腑气血津液,导致气血败坏、痰浊内生而酿毒。
       温病之瘀
       气血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内在本质,张学文认为各种致病因素皆可导致气血运行失常,瘀血可见于卫气营血的各个病变过程之中,不为营血分所独有,只是瘀象有轻重缓急以及隐显不同而已,当细心辨治为是。
       温病早期,邪在卫气分,主要是邪毒外束,郁阻气机,卫气失宣,邪盛表实,蕴而生热化毒,郁热不得宣泄,与血脉相搏,损伤经脉。寒则凝涩血脉,湿则黏滞血脉,暑热则煎熬血脉,毒则搏血损脉,燥则津伤血枯,风则扰脉乱血,均可导致气血运行失利,血脉瘀滞,血行失常,临床亦可见斑疹、出血。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出:“寒乃去,候乃大温,草木早荣。寒来不杀,温病乃起,其病气怫于上,血溢目赤。”早期失治或误治,则邪气内入,壅滞内积,化火成毒,损伤脏腑经脉,邪毒与营血搏结,尤其是阳明腑实是毒瘀交夹的关键。盖胃肠乃气血津液生化之源,阳明为多气多血之腑,胃喜润而恶燥,胃肠以降为顺,邪郁化热入里,伤津耗液,势必导致胃肠津液匮乏失润,传导障碍,气机郁滞,腑气不通,浊气不降,壅滞则化火生毒,导致火毒壅盛,弥漫三焦,灼伤营阴津液,煎熬血液,与血搏结,瘀血证候更加明显,临床表现为大便不通,瘀斑、瘀点,出血,黄疸,舌红绛,高热。后期主要是脏腑气血败坏酿毒,内毒雍盛,再损脏腑经脉气血,导致营阴耗竭,气血阴阳离决,产生厥脱之证。
       总之,温病急症整个病理变化阶段是以热毒与瘀为主要矛盾,互为因果,邪热积盛、煎血为瘀,瘀阻气机、郁而生热。诚如柳宝诒所说:“热附血而愈觉缠绵,血得热而愈胶固。”
       对于温病毒瘀证的诊断,张学文认为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临床表现为发热,口唇青紫,面色青灰黧黑,目赤,肌肤斑疹,大便秘结,出血(痰中带血、黑便、尿血、鼻血、吐血);二是舌质青紫、绛或舌边瘀斑、瘀点,舌底紫黑、瘀点,舌下脉络粗胀;三是实验室检查有明显的炎症、血液流变学异常、内毒素含量达到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