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有两大精髓,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就整体观而言,又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二是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众所周知,中医有两大精髓,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就整体观而言,又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二是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作为人与自然来讲,《灵枢·岁露》说得很清楚:“人与天地相参也,与
日月相应也”。即所谓“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然而,这个自然主要是指季节气候和地区方域,前者属于气象学的概念,后者属于地理学的概念。人被称为“万物之灵”,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中医所说的“天”,应该包括自然万物,因此还须引进物候学、环境学等内容。
大自然赋予了人类一切,中医更是如此,可以说是自然医学的佼佼者,如中草药、针灸、按摩,乃至饮食、运动等,皆可称为自然疗法。这里面对中医影响最大的,即是它降服病魔的法宝——中药。然而,中药的现状并不乐观,在环境无情的“报复”中,药种正在减少、濒危,甚至灭绝。
随着我国森林减少、沙漠扩大、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等环境恶变,作为绿色植被一员的药用植物,也遭到了空前的破坏。
人参以其神奇的药效风靡于世,却招来了杀“参”之祸,由于长期无休止地采挖,现在野生者已极难觅到。
冬虫夏草,上古不见经传,在现代商品经济中身价百倍,因“淘金者”日众,以致产量锐减。中药的质量还受到了人类生活排放废气影响,如治疗肺痈的良药
金荞麦,当大
气中氟化氢平均为每立方米0.034毫克时,叶片即出现受害表现,大大影响了药效和产量。
野生动物是中药的又一重要来源,其中大多具有极为珍贵的医疗价值。
麝香与犀角是中医急救“三宝”(安宫
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中的主药,前者国家连年欠收,正面临“杀鸡取卵”式的灭顶之灾;后者也因犀牛在我国绝迹及非洲的恣意捕杀而告危。还有,新疆旷野的高鼻羚羊已经从我国版图上消失;威风八面的东北虎行将在深山中灭绝;熊迹虽匿于密林之间,但仍躲不过猎枪和陷阱,
羚羊角、虎骨、
熊胆日趋枯竭。
矿物药不太那么名贵,因而易被人遗忘。但它既不可再生,也无法“栽培”和“驯养”,挖一则少一。当年唐代齐州属域齐山的
阳起石就曾因服食之风盛行而被“吃净”;而今蓬莱境内古称“桂府
滑石”之地,不仅桂府其名已逸,就连昔日盛产
滑石的朱高山,也因
滑石被采光而易名为“光山”。地球再大,矿产终有掘尽之日。
或许是“身在此山”的缘故,就在国人沉湎于“地大物博”、“用之不竭”之时,在中药进口和使用连年增长的日本,就已发出过警告: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正不断地毁坏着中国的国土,生药资源照此欠乏下去,“无米之炊”将使包括日本在内的中医名存实亡。近些年国内正在加紧野生变家种、筛选代用品、开发新药源等应急措施,但治本之法乃是要竭力保护自然环境,给天然动植物药材以繁衍之地。
中医与大自然同生存,共命运,离开了它,中医将无计可施,无所作为,甚至夭折。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有序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提出了保护优先,建设美丽中国的口号,作为每个中医人理应一马当先,做尊重自然、热爱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表率。在保护的前提下,有序进行开发。特别是一些珍贵动物药,在开发出诸如虎骨、
麝香、
牛黄等代用品的同时,加快
熊胆代用品的开发,争取尽早放熊归山。只有这样,中医才能无愧于祖先,永远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