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气虚证与脾肺气虚证鉴别

       脾肺气虚证 由于脾肺两脏之气不足,脾的运化功能减退,肺之肃降无权出现的腹胀、便溏、食欲不振、咳喘和气虚证候。
       心肺气虚证由于心肺两脏之气不足,心失所养,肺之肃降功能减退导致的心悸、咳喘和气虚证候。
       脾肺气虚证由于脾肺两脏之气不足,脾的运化功能减退,肺之肃降无权出现的腹胀、便溏、食欲不振、咳喘和气虚证候。
       
       心肺气虚证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气血不充,或后天脾胃虚弱,元气生化乏源,或热病汗出及吐下亡阴,气随汗泄,元气损伤过度而致气虚证。若久病咳喘,易耗伤肺气,思虑劳损,易损心气,正如《不居集》所云:“凡劳伤虚损,五脏各有所主,而惟心脏最多,且心为君主之官,一身生气所系,最不可伤……五脏之伤,惟心为本。”
       脾肺气虚证除具备上述气虚证的病因外,若饮食不节,饥饱不调,劳倦内伤,多易损伤脾气,“《难经》所谓:‘饮食劳倦则伤脾者’,盖谓脾主饮食,而四肢亦属脾,故饮食失节,劳役四肢者,皆能伤于脾耳”(《医经溯洄集》)。若脾虚不能输精以养肺,则肺气亦虚;久病咳喘,易伤肺气,肺气虚弱,失于宣降,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致脾气亦虚,形成肺脾之气俱虚的病理表现,即“上病及中”。
       
       心肺气虚证心主血,肺主气司呼吸,两脏同居上焦而肺朝百脉,肺能促进心行血的作用。故《太平圣惠方》曰:“夫肺居膈上,与心脏相近,心主于血,肺主于气,气血相随,循环表里。”心之行血和肺之司呼吸作用的协调平衡,需赖宗气的推动作用。因宗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贯心脉而司呼吸,因此,血液循环的正常,亦能保证肺呼吸功能的正常,肺司呼吸的功能正常,宗气化源充沛,宗气旺盛,具有推动心脏的搏动、运行气血的功能,若肺气不足,宗气化生亏乏,则能影响心的行血作用,导致血液运行迟缓,甚则瘀血内停,痹阻心脉,出现心痛如针刺刀割样,固定不移,面色、口唇青紫,脉结代等气虚血瘀的症状和体征。“古有患胸痹者,心中急痛如锥刺,不得俯仰。蜀医谓胸府有恶血故也”(《医说》引《杂病广要》)。若心气不足,血运异常,影响肺气的功能,进而宗气亦虚,宣发肃降功能失职,肺气上逆而咳嗽气喘。若喘促持续不解,心肺之气大伤,则易形成喘脱亡阳的病理转归,症见喘促持续发作,汗冷肢凉,烦躁,气短不续,脉浮大无根。
       脾肺气虚证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肺为气之主,居胸中,为宗气所聚之处。“肺主宗气而运行周身,脾胃主中气而消化水谷……”(《重订通俗伤寒论》),因此,人体气的生成主要依赖上焦肺的呼吸功能正常,保证足够的清气吸入;中焦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气的化源充沛,此为构成气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脾气健旺和肺气充沛,则与气的兴盛密切相关,在水液的代谢输布方面,脾主运化水谷,转输水液,肺为水之上源,其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共同完成水液的代谢转输。《黄帝内经·素问》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概括出脾肺对水液运化输布的主要功能,在《素问注释汇粹》中,吴崑注:“肺虽为清虚之脏,而有治节之司,主行营卫,通阴阳,故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功能正常,有助于脾胃的健运水液,输布精津,并能使肺得精微之营养,脾的运化水液功能正常,亦是肺通调水道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的前提条件。故肺脾气虚证,常可表现为气虚和水停的病理结果。如脾气不足,不能上输精微以养肺,则肺气也虚,脾虚运化失职,水湿聚而成痰,上干于肺,痰湿阻肺,肺失宣发肃降而成气逆喘咳痰多之证。正如《冯氏锦囊秘录》所云:“惟脾虚不能致精于肺,下输水道,则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中滞隔,淤而成痰。”《蜀中医篡》亦云:“痰即人之精液,无非水谷所化,悉由中虚而然。”若肺病气虚日久,宣降失常,气不化水,水湿内停,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则脾气被困,制水无权,水湿不化,气结不行而成水肿。正如《症因脉治》所说:“肺虚身肿之因,劳役过度,肺气久虚,清肃之令不行,下降之权失职,卫气壅遏,营气不从,则肿症作矣。”张景岳在论及水肿“乃脾肺肾三脏相干之病”时指出:“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水不归经,则逆而上泛,故传入于脾而肌肉浮肿;传入于肺则气息喘息。”总之,脾肺气虚证,是以气虚为病理基础,水湿痰饮的形成为病理产物,是因虚致实。脾肺气虚,常可因气虚日久,累及阳气,致脾阳不足,进而出现阳虚生内寒的症状,呈现水饮、痰湿、寒凝互结为患的病理转归。
       鉴别要点
       心肺气虚证心悸气短,咳嗽喘息,动则尤甚,胸闷自汗,咳痰清稀,神疲乏力,头晕头昏,面色白,懒言声怯,舌淡苔白,脉虚弱。以心悸(心病特异性症状)和咳喘(肺病特异性症状)并见与乏力(气虚证特异性症状)等气虚证为临床特征。
       脾肺气虚证久病咳喘,痰多稀白,胸闷气短,腹胀,大便溏薄,纳呆,神疲乏力,声低懒言,面色白,面浮足肿。舌质淡,苔白,脉缓弱。以咳喘和腹胀、便溏、纳呆(脾虚的特异性表现)及乏力等气虚证为临床特征。
       鉴别分析
       心肺气虚证心气不足,心失所养,则心悸;肺气不足,宣发肃降功能失职,则气逆喘咳;动则耗气,故动则喘息尤甚;心肺气虚,则胸中宗气运转无力,故胸闷气短;肺气虚,不能输布气化水液,水聚成痰,故咳痰清稀;气虚不能供养周身肌肤头目,功能活动减退,则头晕头昏,神疲乏力,懒言声怯;“惟肺也,外统皮毛,为一身之护卫”(《医旨绪余》),肺气虚,卫表不固,则自汗;舌淡苔白,脉虚弱,为心肺之气俱虚之象。
       脾肺气虚证久病咳喘,肺气日损,宣降无权,故咳喘气短;脾肺气虚,水津不化,痰湿内聚,上渍于肺,则咳痰量多稀白;脾气不足,运化水谷的功能减退,水湿不运,湿阻气滞而为虚性腹胀,“腹胀,由脾胃虚气攻作也”(《小儿药证直诀笺正》);水谷不运,清浊不分,水渗肠道,故大便溏薄;脾虚及胃,受纳不及,故纳呆;气虚功能活动减退,则神疲乏力,声低懒言,面色白。若肺不气化水行,脾不输转水液,则水气内停而见面浮足肿。舌质淡,苔白,脉缓弱,均为气虚之象。
       心肺气虚证与脾肺气虚证,就其临床症状而言,皆具备咳嗽喘息,咳痰清稀,胸闷气短,神疲乏力,面色白,声低懒言,舌淡苔白,脉弱的症状,因二证均属气虚,均有肺气虚证,故可见到肺失宣降,气逆咳喘和全身功能低下的气虚证。不同的是,前者尚有心失所养的心病特异性表现:心悸;后者除具有脾气虚的特异性表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外,尚因脾肺二脏在水液代谢方面具有运化、宣发肃降、通调水道的功能,因而在脾肺气虚的病理状态下有痰饮、水湿内停的症状:面浮肢肿,咳痰量多而有别于心肺气虚证。心肺气虚证的心悸一症也为脾肺气虚证所不具,固亦属鉴别之关键,值得注意的是:心肺气虚证的主症必须心悸、咳喘悉备,方可确诊,单有心悸而无咳喘或单有咳喘而无心悸,诊断均不能成立,脾肺气虚证亦然,主症必须腹胀、便溏、纳呆和咳喘并见方可确诊,单有咳喘而无腹胀、便溏、纳呆或单有腹胀、便溏、纳呆而无咳喘,诊断均不能成立。
       心肺气虚证和脾肺气虚证,就其病机病势而言,二者病机中均有气虚功能减退和肺气不足,宣降无权的共同特点。所不同的是,前者尚有心气虚的症状,后者反映脾气虚的表现。具体来讲,心肺气虚证,心气不足,心失所养,肺气不足,呼吸功能减退,宗气运转无力,气血运行迟缓,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气虚不能供养面目、肌肤、脑髓,气虚卫外不固;脾肺气虚证,肺虚不能输布水津,脾虚不能运化水液,痰饮内蓄,水湿泛滥,脾运失职,清浊不分,混走肠间,气虚周身失养,功能减退。二者均属气虚证,但心肺气虚证,临床表现以虚证为主,病位在心肺;脾肺气虚证,临床表现为本虚标实,气虚为本,痰饮壅肺,水湿泛滥为标,病位在脾肺。心肺气虚证,常可因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瘀阻而形成气虚血瘀证,亦可因喘促日久,气虚愈甚而有喘脱亡阳之虞。脾肺气虚证不愈,亦可渐损阳气,而形成寒凝、水饮、痰湿互结的病理趋势。
       心肺气虚证和脾肺气虚证,就病因病史而言,二者发病均较缓慢,病程较长,均有劳倦内伤和久咳不愈的病史。前者常可因年高心肺气弱引起,后者可因饮食不节伤脾,进而影响于肺,或肺气虚渐损脾气所致。
       心肺气虚证治疗宜补养心肺,益气止咳,方用补肺汤加减(《永类钤方》);脾肺气虚证,治疗宜健脾益气,补肺化痰,方用六君子汤(《医学正传》),“若但以脾胃土虚不能生金而邪不能解,宜六君子汤以补脾肺”(《景岳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