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脐疗记载
中医外治的历史悠久,而脐疗作为一种中医的外治法,亦源远流长,早在《五十二病方》对脐疗就有记载。药物敷脐疗法是从古代药熨、敷贴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于其安全有效,简便易行,备受历代医家的推崇。
脐曰
神阙,位于任脉;《灵枢·营卫篇》曰:“足厥阴肝脉……其别支循脊入骶属督脉,上过毛中上行入脐中。”指出了脐与督脉的关系;《素问·骨空论》:“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言明了脐与冲脉的关系;《灵枢·经别》:“当十四椎,出属
带脉。”阐述了脐与
带脉的关系;《难经·六十六难》:“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认为脐为先天之命蒂,后天之
气舍,为经气之汇海,五脏六腑之本。明代李时珍在《
本草纲目》中载有“治大腹水肿,以赤根捣烂,入元寸(
麝香)贴脐心,以帛束定,得小便利,则肿消”、“
五倍子研末,津调填脐中,以治疗自汗、盗汗,用黑牵牛为末,水调敷脐上治疗小儿夜啼”等。
此外,《
景岳全书》、《古今医统》、《简易普济良方》等均有脐疗的内容记载,使后世脐疗更趋成熟。清代外治大师吴师机在《
理瀹骈文》记载贴脐、填脐、纳脐、涂脐、敷脐、掺脐、灸脐等法的验方达300种之多,治疗病种遍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科;而且对贴脐疗法的作用机制、药物选择、用法用量、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以及辨证施治方面,都从理论上作了系统的阐述,使脐疗形成了独特的体系。
脐疗 沟通腧穴经络
肚脐属中医经络系统中任脉上的一个重要穴位,取“如门之阙,神通先天”之意,名为“
神阙”。根据中医理论,
神阙穴隶属任脉,任脉与冲脉相交会,与督脉相表里。任脉、督脉、冲脉“一源三歧”,三脉经气相通;同时,任脉与督脉周循全身,分别总督阳脉与阴脉,在防治疾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任脉为“阴脉之海”,能“总督诸阴”,对全身阴经有总揽、总任的作用,其脉气与手足各阴经相交会。因任脉联系了所有阴经,故脐可通过任脉与全身的阴脉相连通。督脉为“阳脉之海”,能“总督诸阳”,它的脉气多与手足三阳经相交会。督脉又与
阳维脉交会于
风府、
哑门,故脐又可通过督脉与诸阳经相联系。冲脉上至头,下至足,贯穿全身,为“十二经之海”、“五脏六腑之海”,能调节十二经气血,其脉气在头部灌注诸阳,在下肢参入三阴,故脐可通过冲脉与十二经脉相通。
带脉横行腰腹之间,能“约束诸经”,足部的阴阳经脉都受
带脉的约束。又由于
带脉出自督脉,行于腰腹,腰腹部是冲、任、督三脉气所发之处,故脐可通过
带脉与足三阴经、足三阳经以及冲督相联系。正因
神阙所处的特殊位置,通过脐疗使药物不断刺激局部腧穴,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使人体可以达到“阴平阳秘”的稳态。
脐疗 治病养生兼顾
自古以来,脐不可针刺,但可以外敷药物和艾灸,目前用得最多的也是这两种方法。现代,敷脐疗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涉及呼吸、消化、心血管、泌尿、神经、内分泌等多个系统,其功能和作用大致分为以下七种:温通阳气、回阳固脱,如食盐敷脐再加上艾灸,可用于中风、晕厥、虚脱等证;健脾和胃、升清降浊,使脾胃气机协调,用于脾胃不和诸证;通调三焦、利湿消肿,激发三焦气化功能,促使气机通畅,经络隧道疏通,用于腹水、水肿、小便不利等证;行气和血、舒经活络,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可用于痹证、诸痛证、手足麻木等;调和冲任、温补下元,临床上常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及男子阳痿、早泄等;敛汗安神、涩精止带,可用治自汗、盗汗、梦遗、惊悸、失眠等证;强壮保健、养生延年,可补脾肾,益精气,用于虚劳诸证、神经衰弱以及预防保健。
由于脐疗疗效较好、方便易学,肿瘤及其并发症中应用亦多,如腹盆腔肿瘤及肿瘤外压肠管引起的肠梗阻、肿瘤化疗引起的腹泻和便秘、癌性腹水、癌性疼痛、放化疗后骨髓抑制和疲劳及脑水肿、心包积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