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指南医案》卷一 肝风

       某 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动变。甘酸之属宜之。
       肝风
        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动变。甘酸之属宜之。(肝阴虚)
           生地 阿胶 牡蛎 炙草 萸肉炭
        阳挟内风上巅。目昏耳鸣不寐。肝经主病。
           熟地炙 炙龟甲 萸肉 五味 磁石 茯苓 旱莲草 女贞子
       (三二)辛寒清上。头目已清。则知火风由脏阴而起。刚药必不见效。缓肝之急以熄风。滋肾之液以驱热。治法大旨如此。
           生地 阿胶 天冬 元参 川斛 小黑豆皮
       (四五)操持烦劳。五志阳气。挟内风上扰清空。头眩耳鸣。目珠痛。但身中阳化内风。非发散可解。
           非沉寒可清。与六气火风迥异。用辛甘化风方法。乃是补肝用意。
           枸杞子 桂圆肉 归身 炙草 甘菊炭 女贞子
       (四二)肝风阳气。乘阳明之虚上冒。牙肉肿痛。议和阳熄风。
           生地 阿胶 牡蛎 天冬 茯神 川斛 旱莲草 女贞子
        交节病变。总是虚症。目泛舌强。脊背不舒。溲淋便涩。皆肾液不营。肝风乃张。当宗河间浊药轻服。名曰饮子。
           熟地(五钱) 咸苁蓉(八钱) 炒杞子(三钱) 麦冬(二钱) 云苓(一钱半) 川石斛(三钱)生沙苑(一钱) 石菖蒲(一钱) 远志肉(四分) 饮子煎法。
        缓肝润血熄风。
           制首乌 杞子 归身 冬桑叶 三角胡麻 柏子仁 茯神 天冬 黑 豆皮 蜜丸。
        高年水亏。肝阳升逆无制。两胁 如热。则火升面赤。遇烦劳为甚。宜养肝阴和阳为法。
           九蒸何首乌(四两) 九蒸冬桑叶(三两) 徽州黑芝麻(三两) 小黑 豆皮(三两) 巨胜子(二两即胡麻) 浸淡天冬(去心一两)真北沙参(二两) 柏子仁(一两半去油) 云茯神(二两) 女贞实(二两)
           上为末。青果汁法丸。早服三钱。开水送。
       (氏)肝阳虚风上巅。头目不清。阳明脉空。腰膝酸 。议养血熄风。
           菊花炭 熟首乌 牛膝枸杞子炭 黑 豆 茯神
        冲气左升。当镇肝摄肾。(肝肾阴虚)
           地黄 阿胶 萸肉 淡菜 茯苓
       (四三)因萦思扰动五志之阳。阳化内风。变幻不已。夫阳动莫制。皆脏阴少藏。自觉上实下虚。法当介以潜之。酸以收之。味浓以填之。偏寒偏热。乌能治情志中病。
           熟地 萸肉 五味 磁石 茯神 青盐 鳖甲胶 龟版胶 即溶胶为丸。
       (妪)心中热辣。寤烦不肯寐。皆春令地气主升。肝阳随以上扰。老年五液交枯。最有痫痉之虑。
           生地 阿胶白芍 天冬 茯神 小黑 豆皮
       (氏)伏暑深秋而发。病从里出。始如疟状。热气逼迫营分。经事不当期而来。舌光如镜。面黯青晦。而胸痞隐痛。正气大虚。热气内闭。况乎周身皆痛。卫阳失和极矣。先拟育阴驱热。肝风不旋。不致痉厥。五日中不兴风波。可望向安。
           生地 阿胶 天冬 麦冬 麻仁 生牡蛎
       (女)温邪深入营络。热止。膝骨痛甚。盖血液伤极。内风欲沸。所谓剧则螈 。痉厥至矣。总是消导苦寒。冀其热止。独不虑胃汁竭。肝风动乎。拟柔药缓络热熄风。
           复脉汤去参姜麻仁 生鳖甲汤煎药。
       (氏)痛从腿肢筋骨。上及腰腹。贯于心胸。若平日经来带下。其症亦至。此素禀阴亏。冲任奇脉空旷。凡春交。地中阳气升举。虚人气动随升。络血失养。诸气横逆。面赤如赭|<<<<<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