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发病以小腹疼痛为主证,发病部位可能在两侧、一侧或中间。中医学将该病分急性和慢性两类论治。前者分为感染邪毒及毒热炽盛两型,后者分为湿热、寒湿及气滞血瘀三型。
盆腔炎发病以小腹疼痛为主证,发病部位可能在两侧、一侧或中间。中医学将该病分急性和慢性两类论治。前者分为感染邪毒及毒热炽盛两型,后者分为湿热、寒湿及气滞血瘀三型。
急性盆腔炎可能伴有发热症状,而慢性盆腔炎则常合并痛经及白带量多等。急性盆腔炎发病原因常与经期或产后过早性生活等有关,通常以感染为主;而慢性盆腔炎则与排卵、长时间站立、操劳过度及血液循环不良等有关系。
急性盆腔炎感染邪毒者常用
金银花、
当归、
赤芍、
连翘、红藤、
败酱草、
红花、
桃仁、枳壳、
甘草等治疗;如果是毒热炽盛者,则用
丹参、
黄连、
麦冬、丹皮、
赤芍、生地、
玄参、
竹叶心、
水牛角粉等。
慢性盆腔炎湿热者常用
金银花、
败酱草、
延胡索、
川楝子、
连翘、红藤、薏仁、丹皮、
赤芍、
黄柏、
栀子、
乳香、
没药等治疗;寒湿者常用
薏苡仁、
败酱草、
附子、
川芎、
苍术、
茯苓、
桂枝、
炮姜等;气滞血瘀者常用
牡丹皮、
延胡索、
川楝子、
桃仁、
茯苓、
白芍、
桂枝、
香附等。
不管是急性盆腔炎还是慢性盆腔炎,平常都要重视预防保健工作。急性盆腔发炎预防偏重于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而慢性盆腔炎则应避免过度操劳或长期站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