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病因致病探析(上)

       
       □朱 光
       中医学的病因一般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外感者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太过成为致病邪气的总称)与疫疠之气;内伤者包括情志、饮食、劳逸等。这些病因可以单独致病,但是就临床实际来看,更为多见的是以一种组合的形式而致病,如风湿、风寒湿、痰湿、湿热等。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病因组合体即是复合病因。这种病因组合体在多种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常以固定的形式出现,相合为虐,密不可分。因此,深入研究复合病因的致病特点,对分析发病、确定证治,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复合病因的形式
       关于复合病因的致病现象,中医学早就有记载。如《素问·痹论》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的“风湿相搏”“燥热交合”等。其后,历代医家对于复合病因致病的认识日趋丰富而深刻。如《三因方》记载:“风寒、风湿、风温、寒湿、湿温,五者为并;风寒湿、风湿温,二者为合。”《素问·玄机原病式》认为“夫六气变乱而为病者,乃相兼而同为病,风热燥同,多兼化也;寒湿性同,多兼化也”,明确指出了六气相兼致病的现象及常见类型。《温热经纬》也记载:“暑湿易于兼病,犹之冬月风寒,每相兼感。”《重订通俗伤寒论》记载:“凡阳经表邪传入太阴,往往脾湿与胃热相兼。”
       笔者现举例说明常见复合病因的致病形式。
       风之相兼
       《内经》称风为“百病之始”(《素问·骨空论》)与“百病之长”(《素问·风论》),是因为寒、湿、燥、热诸邪每依附于风,在正气处于绝对或相对亏虚的状态时侵犯人体。也就是说,风由于升散、善行之性,在致病中往往担当一个开路先锋的角色。
       风夹寒热,经皮毛或口、鼻侵犯人体,即会形成表证中的两个基本类型。若以卫表证(恶寒、发热)为主,兼见肺系疾病(咳嗽等),则为感冒;其他的还可引发咳嗽、喘证、头痛、水肿等疾病。
       风与燥相合,多见于秋季,每伤于肺,肺失宣润,上逆而咳,临证可见干咳少痰、咽喉干痛、唇干舌燥等症状,初起时,或可见表证。
       风夹湿邪,可犯头、身,阻遏清阳或经脉,临证可见头痛如裹、肢体困重、大便溏薄、苔白腻等症状。
       若风与寒湿(或湿热)相结合,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出现疼痛、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此为痹证。
       痰之相兼
       痰水津不归正化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也是致病的病理因素。中医一般认为,痰源于湿,而湿生于脾,故言“脾为生痰之源”。痰会以湿痰、风痰、燥痰、寒痰、热痰等形式随气机升降而无所不至。正如《类证治裁》记载:“饮唯停蓄肠胃,痰则随气升降,遍身皆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变幻百端,昔人所谓怪病多属痰,暴病多属火也。”因其致病具有广泛性,故有“百病皆由痰作祟”之说。
       湿痰之证,最易阻肺,临证可发为咳喘,且往往因痰而作,痰出则咳减喘平;若阻于胸,可发为胸痹;若阻滞脑络,或蒙蔽脑窍,可发为头痛或眩晕;若与气郁相合,蒙蔽心窍,可发为癲证;若湿痰流聚局部,可见颈、项、颔部或四肢皮下肿起如核的结块,多少不一,不红不肿,不硬不痛,触之可动,此为痰核。
       热痰之证,可见痰黏厚或黄稠难以咯出,伴见胸胁胀满,或面赤身热。若郁阻于肺,可引发咳、喘;若隐伏于肺,遇感引触,可发为哮证;扰及于心,可引发心悸、失眠;痰火扰及脑窍,或引发狂证。
       风痰之证,一般认为是由外风或内风触动体内之痰。外风所致者,犯肺则常见咯吐泡沫痰涎,伴有表证;入络则可猝发口眼斜,舌强语謇,口角流涎,或伴见肌肤不仁、手足麻木、关节酸痛等症状。内风所致者,可蒙蔽清窍,流窜经络,发为痫证或中风。
       内伤杂病中,这种多病因相兼致病的现象更为常见,如多种情志因素杂糅,多种饮食不节并见,致使内伤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均不易被确定,病变复杂。
       此外,还有一种内外因相合致病,如肺痈的发病,由内有痰热、外感风热而成;喘证中的表寒肺热证(即寒包火),是由素有里热且复感外寒而致。
       (作者供职于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