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学科亟待发展

       气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不容回避的,这些问题涵盖了学科建设、管理措施、人才培养、科研水平等诸多方面。
       气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不容回避的,这些问题涵盖了学科建设、管理措施、人才培养、科研水平等诸多方面。其结果导致了气功核心竞争力的弱化,气功学科亟待发展。
         学科建设滞后
       在经历了两次发展高潮的洗礼后,气功学科的框架基本形成。其主要标志是,气功医院、门诊部等医疗机构的建立,包括本科生、博硕士研究生在内的气功教育体系的形成及规划教材的出版,专业研究所、研究室等科研单位的设置等,国家及地方性的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的设立,中国医学气功学会、世界医学气功学会、中国健身气功协会的合法注册与运行。
       但学科建设滞后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如“软件”方面有:气功的内涵与外延不明,医学气功与健身气功的界定不清,气功学术活动、尤其是正常学术争鸣的不足与弱化;“硬件”方面有:气功专业机构数量少、规模小,从业人员数量不足、年龄断层、结构失衡。凡此种种,使气功学科建设不仅大大落后于其相关学科,而且也与人们对气功的要求、想往不相符合;瑜伽等“舶来品”在国内较快发展的现实,则从另一角度反衬出气功学科建设落后的窘地。
         管理措施不全
       任何活动广泛、正常的开展,必须以严格、周全的管理作保障,气功也不例外。回顾近几十年来的气功管理,似乎可以用“救火式”与“保姆式”来形容。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第二次气功高潮,其发展的速度之快,涉及的地域之广、人员之多是前所未有的,在管理部门尚未作出相应的反应之时,气功高潮已经在华夏大地规范兴起,这就直接导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气功活动几乎完全处于自发性、无序性状态,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管理部门针对气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救火”。如针对一段时间内气功无证行医活动的出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89年11月发布了《关于加强气功医疗管理的若干规定》,以规范气功的医疗活动;针对商业性气功活动的出现,工商、税务、物价管理部门也先后就这三个方面出台了相关的管理办法。但这些被动式、“救火式”管理的效果并不理想,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猫捉老鼠”式的游戏屡见不鲜,以致李洪志之流打着气功之名,大行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反政府之实,对气功事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本世纪对健身气功的管理则完全是“保姆式”的,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健身气功管理办法》,对健身气功的定义、功法审批、活动站点建立、从业人员资质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规范。从结果来看,该办法对气功活动的“拨乱反正”确实起到了作用,但随之出现的是气功参与人员不足,以致国家对气功的投入与人民群众受益的“投入产出比”失衡,气功对人们养生保健、防病治病所起的作用有限。故这两种管理模式实际上都不理想,或者说都不完全符合气功学科发展的特点。此外,现行“医学气功由卫生部门管、健身气功由体育部门管”的分工管理制度,其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以笔者之见,借鉴其他学科的经验,通过加强行业规范建设,政府管理部门与行业协(学)会的“齐抓共管”模式,值得一试。
         专业人才匮乏
       由于笔者对健身气功的现状不是很了解,故这里所说的人才匮乏,主要针对医学气功而言。目前,国内成规模的医学气功机构有河北省气功医院、上海市气功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气功教研室、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气功科等。但即使在这些单位,人才匮乏问题也很突出,主要表现为:
       一是人员总数不足,上述四家单位(部门)中教研室、科室人员都在10人以下,医院、研究所的人员总人数虽不少,但真正工作在气功一线者也十分有限,大致也各在10人以下,其他的中医医院大多没有气功的专职编制,从业人员基本以兼职为主。乐观地估计,目前全国气功专业人员的总数在50人上下,这样一支人数不足的队伍,要承担起传承、弘扬气功学术的任务,实在力不从心。从这个角度来说,甘肃省卫生厅号召医务人员学习真气运行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学习的内容由真气运行法扩大为整个气功的基础理论、基础功法等的话,其意义将更大。
       二是领军人才的缺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一线气功从业人员中具有教授、研究员、主任医师等正高级职称者不足1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只有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刘天君一人。这一现状势必影响气功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好在上世纪两次气功高潮的主力军和领军人物大多还健在,如河北省气功医院的“四大金刚”张天戈、赵宝峰、李春才、田宏计,北京的宋天彬,上海的张文江、王崇行、柴剑宇,浙江的刘元亮等,如能从现在起,就为他们配备得力的助手,抓紧对其经验的传承,完全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成效。
         科研水平不高
       气功的科学研究起步较晚,从上世纪50年代的首篇气功论文算起,至今不过五十多年,故基础差、经验少;加上近十年来立项难、经费申请难、论文发表难,及其人员不足等原因,使气功科研整体水平的提高十分缓慢,近年在高级别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十分稀少。每年能在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不足10篇,在更高级别期刊上发表的气功论文则更是屈指可数;在各种学术会议上交流的气功论文,也基本以数量不多、亮点不多为特征。而科研水平的不高,就会导致气功核心竞争力的不足,甚至还会影响到人们对气功科学性的认识。
       加强人员培训、组织专项攻关等措施,可能是缓解燃眉之急的有效方法。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在几十年中积累的经验值得借鉴,他们的前瞻性设计、大样本观察、几十年连续性跟踪等方法,几近循证医学的要求,故其研究结果至今未见提出异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