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应用《
金匮要略》温经汤治疗经行情志异常和经行发热,体现了“异病同治”“治病必求于本”的治则。
验案一:经行情志异常
患者王某,女,38岁,工人,于经行后20天就诊。一年来,患者常于经行前10天左右出现心烦、失眠、情绪激动、虚汗口干、胸闷、不思饮食、四肢发凉、腹痛、经量少的症状,经净后症状渐渐消失。1年前,患者患崩漏(功能性
子宫出血),输液后出血止,但是身体一直比较虚弱。笔者观其舌淡苔白,脉沉细,辨证为冲任虚寒,气血虚弱,瘀血阻滞。方用温经散寒、养血化瘀之温经汤加枣仁治疗。
方药组成:
吴茱萸9克,
白芍药12克,
当归15克,
川芎9克,
人参(另炖)9克,
阿胶(烊化)12克,
桂枝6克,枣仁15克,
牡丹皮6克,麦门冬12克,
半夏6克,
生姜6克,炙
甘草6克。共3剂,每剂煎3次,药汁混合后,早、晚各服用1次。
服用2剂后,患者情绪稳定,饮食增加,能入睡。效不更方,继服3剂。月经再次来潮,患者无上述不适症状。
按语:患者王某有明显的经行情志异常。该病既不属于肝郁,又不属于痰火、肾虚、血瘀等,属于虚实寒热瘀夹杂而致。治当温经散寒、养血祛瘀,兼以健脾安神,方能取得满意的疗效。温经汤治疗该病,药到病除。
验案二:经行发热
患者李某,女,40岁,干部,经行1天后就诊。患者常常经行发热37.5~38.5摄氏度,傍晚病情加重。患者手心烦热、唇干口燥、纳差恶心、心烦虚汗、倦怠乏力、小腹喜热;经后期,经量多,经色紫,且有血块。笔者观其舌淡红干有瘀斑,脉沉细数。辨证为阴血不足,冲任失养,瘀血阻滞,胞宫积寒,水不敌火所导致的发热。治当养血化瘀。方用温经散寒之温经汤。
方药组成:
当归15克,麦门冬30克,
阿胶(烊化)15克,
人参(另炖)15克,
白芍药12克,
吴茱萸6克,
川芎12克,
桂枝9克,
牡丹皮12克,
半夏6克,
生姜6克,
甘草6克。共3剂,每剂煎3次,药汁混合后,分早、晚服用。服药后,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但是仍低热37.5摄氏度,身体乏力。继服6剂。月经再次来潮,患者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为了巩固疗效,嘱咐患者再服用2剂。
按语:患者李某因情志失调,伤及肝、脾、肾,导致冲任虚寒,瘀血阻滞。笔者用温经汤温经通脉,养血祛瘀,健脾固冲任,使瘀血去、新血生、津液增、虚热消,则治愈患者之经行发热。
(刘文亮 刘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