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血是小便中混有血液或纯血尿的一种病症。随出血量的不同,小便可呈淡红色、鲜红色或酱油色等。主要由于下焦湿热藴结,或阴虚火旺,而致肾及膀胱脉络受损,血溢脉外,随尿而出所致。
尿血是小便中混有血液或纯血尿的一种病症。随出血量的不同,小便可呈淡红色、鲜红色或酱油色等。主要由于下焦湿热藴结,或阴虚火旺,而致肾及膀胱脉络受损,血溢脉外,随尿而出所致。此外,脾肾气虚,血失统摄而下渗者亦常有之。尿血临床治疗较为棘手,尤其是慢性持续性的尿血,以及尿潜血,要详审病机,分型辨治,坚持治疗,效果才更好。
辨治方药 临床主要可分为湿热下注、阴虚火旺、脾肾气虚3型进行辨治。
膀胱湿热 小便带血,血色多见鲜红,常伴有口苦口渴,少腹胀痛或腰痛不适等症;初起多有恶寒发热,身痛、咽痛等表证,舌红苔黄腻,脉浮数或弦数。
本型多由表邪化热,随经入里,湿热藴结膀胱;或肝失疏泄,气郁化火,湿热下注膀胱。治宜清利湿热为主,兼解表疏肝。
基本方药:
柴胡10克,
淡竹叶10克,
黄芩15克,山
栀子15克,
赤芍15克,生地15克,
白茅根30克,
鱼腥草30克,川
木通6克,
甘草6克。
方解:方中
黄芩、
栀子、
鱼腥草、
木通,
淡竹叶,清热解毒,泄火利尿;生地、茅根,滋阴利尿、凉血止血;
柴胡既能解表清热,又能疏肝解郁;
赤芍清肝活血,凉血止血;
甘草调和诸药。
临床加减:风寒表证明显者,可选加
防风、
荆芥、
羌活等;风热表证重者,可选加
连翘、
金银花、
蒲公英等;咽喉肿痛者,加
桔梗、
射干;咳促剧者,加
麻黄、杏仁、
桑白皮;小便频数不畅者,选加
瞿麦、
萹蓄、
滑石、
猪苓、
泽泻等;大便秘结者,选加
大黄、
虎杖、
牛膝、
芒硝;尿血不止者,选加
小蓟、
蒲黄炭、旱莲草、
阿胶、
仙鹤草等;如见有少腹刺痛、小便涩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等血瘀证者,可选加生
蒲黄、丹皮、
三七、
郁金、
琥珀等。
在临床中,运用本方辨证加减,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和尿路感染等病症,有较好的疗效,不仅能很快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对消除尿液中的潜血、白细胞、蛋白等,也有很好的作用。
阴虚火旺 小便色赤带血,多伴有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心烦,遗精盗汗等症;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火,凉血止血。
基本方药:
生地黄30克,生
地榆30克,
小蓟30克,
白茅根30克,
山药15克,
茯苓15克,
山茱萸12克,
黄柏12克,
阿胶(烊化分冲)12克,丹皮10克,
泽泻10克,
知母10克。
方解:本方以知柏地黄汤滋肾养阴、清热泻火为基础方。加
阿胶以增滋阴养血止血之功,加大剂
地榆、
小蓟、
白茅根,则备添凉血止血之功。
临床加减:若见低热不退者,选加
鳖甲、
银柴胡、
胡黄连等;盗汗多者,可加
地骨皮、
浮小麦、煅
牡蛎等;肾亏遗精者,选加龟板、
金樱子、
菟丝子、
紫河车等;结核杆菌感染者,加
百部、
黄芩、
丹参。余可参考上述膀胱湿热证基本方的部分加减法。
脾肾气虚 久病尿血,尿色淡红,体倦乏力,纳差气短,面色苍白,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宜补养脾肾,益气摄血。
基本方药:
黄芪30克,
仙鹤草30克,地黄30克,
党参15克,
白术15克,
当归10克,
陈皮10克,
柴胡6克,
升麻6克,炙
甘草6克。
方解:本方即以补中益气汤加味,基础方补中益气摄血,加地黄益肾止血,加
仙鹤草止血固气。临床辨证加减应用,可参考上述两方的加减法则。
本方治疗某些久治不愈的无痛性尿血患者,或尿色并无显著异常,仅见尿中潜血超过(+++),且持续不愈,用药辨证准确,加减得宜,往往有效。余曾治疗一例中年女性患者,尿血反复发作2年左右,即使平时未见肉眼血尿,但尿中潜血皆超过(+++),经医院多方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曾
经中西医多方治疗也无明显疗效。患者体型瘦高,辨证符合脾肾气虚型尿血证,即以其基本方药加
阿胶、生
地榆、
黄芩炭,连续服用月3个月,尿血止,尿潜血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