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的李先生,汗出色黄,染衣着色5年余,每天在18时至21时双侧腋窝出汗,自行停止,汗水清稀色黄,汗液浸渍局部皮肤导致微痛,用温热毛巾及时擦干汗水痛减,秋末冬初加重;平素手凉脚热,口干不欲饮,睡眠深度不够,经常寐而不酣,久治未愈;饮食可,小便正常,大便溏,每天两三次;无全身汗出恶风,睡则汗出,大汗淋漓,无目黄;舌质红,苔厚腻、色淡黄,脉滑。
这是中医的黄汗证,治疗宜宣肺化湿、清热,药用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麻黄9克,
连翘9克,赤小豆30克,杏仁9克,
桑白皮9克,
甘草3克,
生姜3片,
大枣4枚。7剂,每天1剂,每天两次,温服。
二诊:服药1剂后,患者腋窝汗出显著减少,剩余6剂继续服用后汗止,大便次数减少,粪便稍稠;舌质红、苔厚,脉滑。
麻黄9克,
连翘9克,赤小豆30克,杏仁9克,
桑白皮9克,
干姜9克,酒炒
黄连9克,
附子9克,
甘草3克,
生姜3片,
大枣4枚。7剂,每天1剂,每天2次,早晚饭前温服。
三诊:患者汗止,大便正常,其他症状消失;舌稍红,苔薄白、稍滑。笔者嘱咐患者戒酒,防旧病复发。
按语:《
伤寒论》有“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的记载。该方既治无汗身热表证未解,又治湿热郁而溢于肌表,全身肌肤发黄。笔者认为,手太阴肺经“横出腋下”是发病的部位,18时开始出汗,21时汗止,是肾、心包经主时出汗,到三焦经主时则汗止。黄汗是热与湿相结合的结局,湿胜伤脾则便溏。方中,
麻黄、杏仁宣利肺气,通调
水道,助邪从表散内消;
连翘、
桑白皮、赤小豆解毒利湿;
甘草、
大枣、
生姜辛甘化阳,调和脾胃。由于该方有外解内调的作用,故能使湿胜热郁之病痊愈。笔者认为,见湿热证者,常选择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据证剂量稍有改变,比如外湿胜重用
麻黄,内湿胜重用赤小豆,热胜重用
连翘,下肢湿胜重用
桑白皮。
(淇县 牛凤景 张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