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糜烂、脉濡、虚、大便干

【医家】赵绍琴
【出处】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关键词】痛、糜烂、脉濡、虚、大便干燥、齿龈肿痛、虚火上炎、红肿疼痛、舌淡苔白、肾阴不足、时轻时重、胃热炽盛、齿龈、肠热、干燥、齿痛、久病、口唇、便干、麻木、舌白、虚火、溃疡、
【内容】
王桂芬 女 49
初诊
牙麻微痛,齿龈糜烂七年余,时轻时重,重时不能吃饭,各方求医无效。曾屡用生石羔、公英、地丁、银花、连翘、大青叶、板兰根、元参、黄柏、苦参等苦寒解毒之品。西药用过多种维生素和抗生素。外用漱口药为银花,生甘草各30克。均无效验诊视见面色蒌黄,齿龈肿痛轻微,糜烂色淡,牙齿麻木微痛,甚则松动破溃,仅留残根,大便干燥,舌淡苔白糙?老,脉濡软且数。证属久病及肾,胃津肾液均亏,牙齿失养,虚火上炎,龈络受伤,治拟填补下元,少佐引火归源之法。
处方:
玉竹15克 熟地黄20克 山萸肉6克 补补骨脂10克 芡实米10克 牛膝3克 楮实子1克 生牡蛎30克瓦楞子30克 肉桂粉1克
漱口方:
毕拨10克 干姜10克 炒川椒10克 细辛6克
加醋20克,水益漱口,不拘时候。
服药六付,牙龈中痛糜烂均减,齿微痛,舌白质淡,脉象沉软按之虚数,再拟填补下元之法。
处方:
当归10克 熟地黄12克 芡实米10克 白芍10克 山药10克 补骨脂10克 丹皮10克 竹茹60克 生地黄10克
继进六付,龈糜齿痛均除,口唇发干,小溲色黄,仍以填补下元,甘寒育阴法。
处方:
沙参10克 生地黄10克 女贞子10克 麦冬10克 白芍10克 旱莲草10克 茯苓10克 元参6克 芡实米10克
六付
按:经曰:“肾主骨”“齿为骨之余”。叶天士说:“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可见,齿赖肾液的填充,龈赖胃津的滋养。齿、龈的强健与否,取决于肾胃的功能盛衰。肾液充足,胃津旺盛,则齿得其养而牢固色泽;龈得其润而红和色鲜。肾液不足,齿失所养则松动破溃,色枯不泽;胃肠热盛,胃津被伤,龈失所润则红肿疼痛,干燥不鲜。另外,胃热炽盛或水不济火,龙火上燔,均可灼伤龈络,发为溃疡,一实一虚,治当分辨。
赵老师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每能由局部求整体,从现象擦实质,综观脉症,细察病机。据其患者年已七七,肾气自衰;又因病已七载余,胃津耗伤,必累及于肾液;加之治不得法,又伤正气;从其见症为牙麻痛轻,齿松破溃,龈糜色淡,便干且难,脉濡软而数可知,全是肾阴不足,水不制火,龙火上燔引起。故用药一反前辙,重以滋补肾液,使龙火归源,再拟咸寒甘寒并用,使肾液充足,胃津旺盛,齿得其养,龈得其液,诸症自除。
再议外用药,前医投大剂银花漱口,意在消炎而不效,赵师用辛温走窜之药外用漱口而得效,其理何在?盖“寒则涩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寒则凝,温则通,通则气血流畅,正胜则邪退,虚火自弥,所谓“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也。(《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