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衄血、脉弦数、烦躁、
【医家】郑侨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出血、衄血、脉弦数、烦躁、衄、大便下血、口干渴、动血、发热、发烧、口唇、便血、脉缓、脉小、身热、失血、苔白、口干、燥、痛、
【内容】
姜某,男,14岁。
初诊:1974年11月。
主诉及病史:西医以“出血热”待查,收入院治疗。血常规:红细胞300万/mmˉ3,白细胞15800/mmˉ3,血小板4.4万/mmˉ3。
诊查:七窍(目、鼻、口、二便)出血,周身有黍米大出血点,午后发烧、烦躁,口干渴。面色、口唇、舌质色赤,苔白中黄燥,脉弦数,肌肤烙热,胃腹按之不痛。
辨证:病属中医衄血范畴。审证求因,为外邪客入,从阳化热,灼伤络脉,动血之大衄证。
治法:治拟滋阴清热、凉血止血复络法。
处方:生地20g玄参25g金银花20g连翘15g广角5g大青叶10g丹皮10g白芍10g茅根25g大小蓟25g藕节25g1剂两煎,取汁250ml,频频服下,一日尽剂。
二诊:服药3剂,衄血减半,诸症悉轻。舌苔微润。此乃阴津欲回,热邪渐清,营血欲调之征。仍用前方去白芍,加麦冬15g治之。
三诊:前方药服5剂,发热、口干、烦躁均除,身上出血点消失,衄血证解。脉转弦滑。惟大便时带血。此为热清邪去、阴生阳平、营血欲回之兆;大便下血乃肠道阴络未复。前方加生地榆20g,服法同前。
四诊:前方药服3剂,诸症除,七窍未有出血,脉缓和。血常规:白细胞8500/mmˉ3、红细胞380万/mmˉ3、血小板8.6万/mmˉ3。此乃邪去正复,继用犀角地黄丸服之,金银花煎汁为引送服,每次1丸,1日2次,服1周。清热解毒凉血以善后,防遗患于后。
按语:《金鉴》云:“失血身凉脉小顺,大疾身热卧难凶。”七窍出血,脉弦数,身烙热,病已险笃。针对客邪从阳化热,阳盛乘阴,损伤络脉,迫血妄行之病机,治以重剂滋阴清热,直折其阳热而生津,佐以凉血止血复络之品,共使溢血循经归脉,达衄止之目的。方中生地、玄参、广角、金银花、连翘滋阴清热解毒;丹皮、茅根、大小蓟、藕节凉血止血复络。复诊去白芍加麦冬者,取其助滋阴清心之力,救护神明之主,防热犯心包。用地榆炭,取其固肠络止便血除余患,共奏阴充阳平,热清络脉复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