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龙都网
□丁林国
细观中医医院与西医医院的发展速度则不难发现,前者发展大多数属于“乌龟型”,后者大多数则属于“野兔型”。只要我们在当地中医医院与西医医院的门诊大厅走一圈,便可轻易得出这一结论。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部分中医医院还没有完全走出发展的“怪圈”,即紧跟西医医院发展步伐,没有创新治疗手段和措施,一味盲从和追捧西医的诊疗方法。这是中医医院发展的最大失误。中医医院发展的首要前提条件是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有准确的定位。要想继承、发扬祖国传统医学,中医医院不能按部就班、循规蹈矩、一成不变,要因地制宜,在创新中传承,找准突破口、抓住关键点,实现大发展、大跨越。
第一,要在中药的“口感”上下功夫。“良药苦口利于病”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是,不知道大家细想过没有,为什么中药非常苦患者还是要喝?究其原因,其一,中药能治好病;其二,中药基本上都是苦的,没有替代品。西方医疗技术在服务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西药治病较中药见效快,西药口感较中药好,且便于快速口服。一时间,西医医疗技术吸引了大多数人的眼球,成为众多患者追逐的对象。我们都知道,中药在治疗慢性病、疑难杂症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天然优势,且效果是西医医疗技术无法相媲美的。既然这样,我们为何不在治疗这类疾病的中药上多下些功夫、多做些研究,去掉中药浓浓的苦味,研制出口感适宜、易于口服的片剂或颗粒呢?
第二,要在中医针灸、推拿上下功夫。针灸、推拿属中医治疗疾病的物理疗法,并沿袭至今。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还在使用传承下来的针灸、推拿疗法,这足以说明其生命力之顽强。但拿中医医院与中医按摩店比较不难发现,中医按摩店的生意似乎不亚于正规医院的针灸、推拿科。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中医医院要引进具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才,做到针到位、灸到位、推到位、拿到位,让患者感受其神奇疗效;要在传统疗法的基础上,结合当地人群的健康状况,运用新手段和新方法对患者进行一对一治疗,保证治疗效果;要实行预约治疗,一般情况下,针灸、推拿花费时间较长,工作中要尽量缩短患者的等待时间,以减轻患者痛苦;要广泛宣传针灸、推拿等传统疗法的益处,让大家认可中医、相信中医。
第三,要在中医医院关联科室的融合上下功夫。当前,不少中医医院都在举着综合医院的牌子向外界进行宣传,似乎只有综合医院才能发展壮大,才能吸引更多患者。当然,综合医院确实有很多优势,但真正的综合医院应该是综合实力相对较强的医院,其治疗技术水平相对于专科医院来说应当较高。中医医院不能一味向“综合”发展,更应该向“中”挺进,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笔者认为,中医医院可以在中医资源整合方面寻找出路,如将中医康复病区和骨伤病区进行大融合、大管理,科学调配医疗资源,运用针灸、推拿等传统中医康复治疗手段,治疗骨伤病患者,减少患者住院日,加快患者康复步伐。
(作者供职于濮阳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