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临床应用领域拓宽

       2005-08-03
       不久前,记者从在北京举行的一次介入治疗学术会议上获悉,以前用于医用消毒、治疗妇科感染等的臭氧,近年来被发现对其他疾病也具有治疗作用,相关的研究结果备受业内人士关注。近日,记者重点就臭氧在我国临床上的新用途,如治疗椎间盘突出、病毒性肝炎等疾病采访了有关专家。
       ■各国评价不一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是在国内较早开展臭氧治疗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单位,该院介入治疗科的何晓峰教授曾在欧洲臭氧学会主席Marco教授门下从事臭氧临床治疗的研究。他告诉记者,目前,世界各国对臭氧治疗的评价不一,临床应用情况也不同。臭氧治疗在欧洲比较流行,主要应用于创伤及难治性溃疡(如糖尿病病足)、腰椎间盘突出及骨关节疾病、抗自由基防衰老、中风及病毒性肝炎等疾病的治疗,临床疗效已经得到了充分肯定;亚洲主要在中国和印度开展;美国尚未全面推广,只有少数的几个州认可;另外,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古巴、墨西哥等国,臭氧治疗备受青睐。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显优势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臭氧治疗最早出现在意大利。这种疗法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或者其他影像设备的引导下,把很细的穿刺针刺入椎间隙部位,将臭氧注入,使髓核变性、坏死、萎缩,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这对操作者的基本功要求很高,必须有一定的介入治疗操作经验。”何晓峰说:“如果具备受过专门训练的医生,中小医院也可以开展这项技术。”
       2000年,南方医院开始了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用。200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301医院也开展了相关研究。到2004年底,相关适应证的臭氧治疗仪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技术开始在临床上正式使用。
       “在国内,臭氧介入治疗的主要适应证是腰椎间盘膨出、突出致根性症状”,何晓峰说,“国内虽然刚刚起步,但发展很迅速,目前已有数十家医院在介入治疗科和疼痛治疗科开展了这项技术。”
       与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保守疗法、外科手术等相比,臭氧治疗具有优势,它的治疗作用是多方面的——止痛、消除神经根无菌性炎症、抑制局部免疫反应、使髓核萎缩等。但是它显效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患者接受治疗后,有30%~40%并不是马上见效。我院在临床试验阶段有450余例患者,有效率为75.9%。”何晓峰说,“所以,我认为,臭氧治疗是现阶段微创方法治疗腰椎间盘膨出、突出的最安全、创伤最小、手术操作最简单、费用最省的治疗方法。当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对于需要进行手术的脱垂游离型或合并严重椎管狭窄者,臭氧治疗则不适用。”
       ■治疗肝炎研究进行中
       去年9月,我国有关利用臭氧治疗肝病的学术会议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召开,随后有关的设备和技术被引进。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大城市的医院开展了臭氧治疗肝炎的临床研究。据记者了解,除南方医院外,成都市第三医院去年底在西南地区首次用臭氧治疗乙肝,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也于今年初开展了臭氧治疗乙肝的治疗研究。但是,据成都三院的专家讲,目前臭氧治疗肝炎的费用较昂贵,一次需花费500元,患者初期必须每周进行3次治疗,一个月治疗费用高达6000元。
       “研究显示,臭氧对急性肝炎有较好的退黄、降酶等作用,临床主要是通过自血疗法和直肠吹注来实现这些作用的。自血疗法是指将病人的一定量血液抽出体外,经过臭氧处理后再重新输入病人体内;而直肠吹注疗法则是通过导管将一定量的臭氧输入直肠内来发挥作用的。我们医院的肝病中心已经开展了这两项技术,主要应用于难治型肝炎。从有限病例来看,臭氧治疗乙肝的有效率为50%~60%。”
       何晓峰介绍,“关于臭氧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机理,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臭氧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可诱导人体产生免疫细胞,清除肝炎病毒,即免疫杀伤作用;诱导人体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如各种内源性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粒细胞因子和生长转化因子等,杀灭受病毒感染的肝细胞,同时促进这些细胞的抗原性表达,使一些隐匿性肝炎、耐药性肝炎和肝炎病毒携带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促进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来改善肝脏的供氧,同时激活肝脏的自由基清除系统,提高肝脏的抗氧化能力,即通常所说的保肝护肝作用。”
       ■其他治疗作用有待继续研究
       “南方医院从2002年起用臭氧治疗腰肌筋膜炎、肩周炎及退行性关节炎60余例,疼痛缓解率达80%;1例下肢溃疡经连续两日4次臭氧吹注治疗后,溃疡面明显缩小;两例肠瘘患者经体外瘘管臭氧局部灌注5~7日后,瘘管逐渐愈合。”何晓峰告诉记者,“臭氧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国外多有报道,我们医院也在做,但尚未大面积在临床上推广。”
       他强调,目前臭氧疗法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研究者和使用者共同努力,更加深入探索其治疗机制,把握好适应证,以造福广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