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金伟 广东省连州市北湖医院
进入春季以后,又到了“红眼病”的多发季节。本病中医俗称为“红眼”、“火眼”;现代医学称为“急性流行性结膜炎”,是以结膜充血、脓性黏液及脓性分泌物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眼病。好发于春、夏、秋季,通过接触传染。发病急,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有自愈趋势。本病在中医学属于“暴风客热”范畴。
一、风重于热 症状:痒涩刺痛,羞明流泪,眼眵清稀,眼睑微肿,结膜充血。兼见头痛鼻塞,恶风发热;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治则:疏风解表,兼以清热。
方药:
羌活胜风汤。
柴胡12克,
荆芥6克(后下),
防风12克,
前胡12克,
羌活12克,
独活12克,
薄荷6克(后下),
川芎12克,
白芷12克,
白术12克,
甘草6克,枳壳12克,
黄芩12克,
桔梗12克。水煎服,每天1剂。随证加减:如风邪不盛,可去
羌活、
独活。
中成药:可口服
防风丸、荆防败毒散、伤风祛毒胶囊、热退眼通片等。
二、热重于风 症状:眼痛难睁开,怕热畏光,眵多黄稠,热泪如汤,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水肿;兼见口渴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数。
治则:清热泻火解毒,兼以疏风。
方药:泻肺饮。
石膏20克,
黄芩12克,
桑白皮12克,
荆芥6克(后下),
防风12克,
栀子12克,
羌活12克,
连翘12克,
木通9克,
赤芍12克,
白芷12克,
甘草6克,枳壳12克。水煎服,每天1剂。随证加减:如大便秘结,加
大黄、
芒硝,以泻火通便。
中成药:可口服解热祛风冲剂、清热泻火丸、清火栀麦片、眼疾灵散等。
三、风热并重 症状:眼部灼热赤痛,刺痒交作,怕热畏光,泪热眵结,眼睑肿胀,结膜充血水肿,甚则遮掩角膜;兼见头痛鼻塞、恶寒发热、便秘溲赤,口渴引饮;舌红苔黄,脉数。
治则:祛风清热,表里双解。
方药:
防风通圣散。
荆芥6克(后下),
薄荷4克(后下),
防风12克,
麻黄6克,
大黄12克,
芒硝12克,
栀子12克,
黄芩12克,
滑石粉12克,
甘草6克,
桔梗12克,
连翘12克,
石膏20克(打碎),
木通6克,
白芍12克,
川芎12克,
白术12克,
当归12克。水煎服,每天1剂。随证加减:如便秘甚,加
芒硝,以助泻火通腑;口渴引饮者,加
天花粉清热生津,且有助于消肿排脓。
中成药:可口服伤风清热颗粒、小
柴胡冲剂、和解退热散等。
四、邪热伤阴 症状:病后日余,眼干涩不爽,结膜充血;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则:养阴清热。
方药:养阴清肺汤。生地12克,
玄参12克,麦门冬12克,
白芍12克,
牡丹皮12克,
浙贝母12克(打碎),
薄荷12克(后下),
甘草6克。水煎服,每天1剂。随证加减:如结膜充血较重者,加
地骨皮、
菊花、
桑白皮,以加强清肺热、利肺气之功。
中成药:可口服六味地黄丸、枸菊地黄丸、阴虚清热冲剂、潮热蒸骨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