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火疗法治黄疸

       
       本报记者 常 娟
            在肚脐部位(神阙穴)涂上引经药,然后放上直径约7厘米、厚约1厘米的药饼,再放置带孔的圆木板,在木板空心位置插入长约12厘米的蜡筒,用蜡线引燃蜡筒,燃烧7壮药柄,就可以取得温热化湿、退去黄疸的疗效?
       56岁的常先生家住洛阳市,曾因脑梗死到当地诊所服用中药(具体用药不详),后发现小便发黄,到医院查肝功能发现总胆红素303.0微摩尔/升,又到当地诊所服用药物治疗。1周后,身目黄染不见好转,他又出现皮肤瘙痒、恶心、纳差、极度乏力、厌油腻等症状,遂到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治疗。
       2013年11月10日入院时,患者的肝功能总胆红素为716.2微摩尔/升,身黄如橘皮,目黄,大便稍干,小便黄,舌苔黄腻,脉弦数,被诊断为黄疸(阳黄,热重于湿)。入院后,患者接受输液、口服清热利湿祛黄的中药、人工肝血浆置换等治疗。2013年11月27日,患者身上的黄色逐渐减退,黄色不及以前鲜明,脘腹痞满,不欲饮食,大便溏薄(每天四五次),舌体胖大、苔白腻,脉弦细,总胆红素降至130.6微摩尔/升,遂在该院脾胃肝胆病科赵文霞教授的建议下采用脐火疗法。
       “这种疗法叫脐火疗法,即用脐火治疗黄疸。”赵文霞说。
       脐火疗法是一种脐疗和火疗相结合的外治方法,通过“脐”“火”“药”“蜡”四者协同而起作用。把具有温阳健脾、祛湿退黄、活血通络的中药敷在患者脐部,再在药物上插上蜡筒使其燃烧,借助火的温热作用让药物通过穴位渗透于体内,同时又利用火的升腾、升发作用驱使寒湿之邪向上、向外发散,从而达到温化寒湿、退黄的目的。
       “这种疗法适用于黄疸阴黄证的患者,治疗时先辨证治疗,需抓准患者的证型。”该院脾胃肝胆病科医生顾亚娇补充道。
       黄疸的证型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阴黄期,病程时间比较长,治疗效果比较慢,因此抓住关键时期运用该疗法治疗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以常先生为例,对他治疗时,就是抓住他的病情由阳黄到阴黄、由热重到湿重的关键时期。常先生接受这种疗法治疗7天,复查时总胆红素从治疗前的130.6微摩尔/升降至84.5微摩尔/升。”顾亚娇说。
       在为常先生示范治疗时,记者发现该疗法操作简单,先在患者肚脐部位涂上引经药,再放上调和好的药柄,然后放置带孔的圆木板(防止蜡桶燃烧烫伤患者),在圆木板空心位置放置蜡桶,点燃蜡桶,后贴敷药物15分钟。
       “将桑皮纸卷成筒状,在蜡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晾干,就成了蜡筒。之所以选桑皮纸是因为其质地密实、传热均匀,燃烧时不会产生灰屑;通过蜡液的浸泡,可以保证其站立,选择筒状是利用烟囱虹热作用的原理,让湿邪从下向上发散。”赵文霞说。
       药饼的成分主要有哪些?赵文霞进一步解析道,主要有茯苓附子茵陈姜黄等药物。附子具有驱寒散寒温阳作用,茯苓利水渗湿,茵陈保肝抗炎、促进胆汁分泌,姜黄辛温可入肝经。这些药物调和在一起,具有利水渗湿退黄、促进胆汁排泄、增强胆囊收缩功能的疗效。另外,负责治疗的顾亚娇说,针对不同的病情(例如胃寒、怕冷、腹泻等),采用不同的药物组合也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这种疗法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疗法,可以减少患者的服药量,减少患者肝脏的负担。我们很早就对寒湿、脾虚湿盛的患者探索运用这种疗法治疗黄疸、肝硬化腹水等,经临床验证,效果明显。脐火疗法操作简单,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一般情况下,患者接受一次治疗需燃烧七八壮药柄,时长40分钟。10天为1个疗程。”赵文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