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1-05
正如载舟之水亦能覆舟一样,很多药物既可以治疗某种疾病,又可能会导致某种疾病。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主任孟庆义教授最近指出,药物的矛盾效应是指药物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与其作用完全相反的矛盾现象。抗过敏药物导致过敏性休克,就是药物矛盾效应的表现之一。
■病例介绍
孟庆义教授介绍,一患儿因高热而接受异丙秦肌注,注射后20分钟患儿开始烦躁不安,全身出现弥漫性红斑,静推葡萄糖酸钙两小时后患儿的红斑渐退。另一成年患者以肌注异丙秦镇吐,注射后10分钟突然发生过敏性休克,经抢救而愈。
有两位伤寒高热患者、一位重症菌痢患者在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后,分别出现皮肤瘙痒、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表现,经及时应用肾上腺素、异丙秦而好转。其中一位患者次日再次静滴地塞米松,又出现同样表现。
另有三位慢性肺心病患者,在静滴氢化可的松时出现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和体征,其中一位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另一位患者在过敏反应发生后呼吸困难加剧,医生误认为是患者的原疾病恶化而加大其氢化可的松剂量,结果使患者的过敏反应加重。
■抗过敏药物导致的过敏性休克属Ⅰ型变态反应
孟庆义教授指出,抗过敏药物所导致的过敏性休克的特点,与一般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基本一致。该类药物导致过敏性休克的抗原包括药物本身或其自然衰变物、添加剂、杂质、污染物、药物体内代谢产物。特异质患者对其中1种或数种抗原产生了病理性免疫反应,从而导致过敏性休克发生。目前人们认为,荨麻疹、过敏性休克均属于Ⅰ型变态反应。荨麻疹患者的免疫功能已处于敏感状态,在此基础上应用抗过敏药物最易引发严重的过敏性休克,提示在应用抗过敏药物治疗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时,需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用药后反应。
■加强认识,避免误诊
为了减少对抗过敏药物导致的过敏性休克的误诊、误治,孟庆义教授提出,应加强对药物矛盾效应的认识。药物矛盾效应这一概念在许多药物书籍(包括医学院校的教材)中均未提及,故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医务工作者对这方面的知识缺乏了解。具体表现有:当患者应用抗过敏药物后出现较严重的过敏反应时,常将患者误诊为其它疾病,不但未让患者停用致敏药物,甚至还让患者加量继续应用该药物,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部分医师在用药之前,不详细询问患者的药敏史。对此,除了要尽快普及药物矛盾效应的知识外,医务工作者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均必须首先详细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对用药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要考虑以药物矛盾效应来解释,以免误诊、误治。
孟庆义教授进一步指出,将肾上腺素用于治疗过敏性休克时,患者的休克不缓解或反而加重,或原无休克的患者用药后发生休克,均要考虑是否存在肾上腺素过敏反应。除禁用肾上腺素外,对于肾上腺素所导致的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与一般因素所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相同,还可使用间羟胺、美酚丁胺、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在应用抗过敏药物治疗过敏性疾病(特别是治疗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时,要密切观察用药后患者的病情变化。若用药后患者病情迁延不愈或加重,或出现新的过敏症状和体征,就要考虑是否有抗过敏药导致过敏发生的可能,并应及时停用该药。值得注意的是醋酸泼尼松与氢化可的松有交叉过敏反应。
孟庆义教授强调,应建立注射后留院观察制度。绝大部分药物过敏性休克发生于注射药物后30分钟内,如果患者在门诊接受注射治疗后能留院观察30分钟,就可以大大减少其院外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并且一旦在观察期间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也能在院内对其进行及时救治,进而可降低其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