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结肠曲综合征是由于结肠脾曲或肝曲部的积气过多引起的腹部疼痛、腹胀或向胸部、肩部放射等一系列症候群。情志不畅,摄入不消化、易产气食物和便秘等均易诱发本征。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息积病”、“腹胀”等证范畴。《素问·奇病论》云:“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病名曰息积。此不妨食,灸刺不能治,宜导引服药。”宋·陈无择《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云:“息积病,乃息气癖滞于胁下。”病因为劳倦、风冷或气郁,均可伤及脾胃,而使功能失调,浊气壅滞不通。病机为脾之升降功能失调,浊气不降,上攻胸胁,则胀满作痛。治疗以调理升降,通腑行气为主。辨证分以下3型治疗。
饮食积滞 症见上腹胀满,疼痛拒按,痞塞不舒,嗳腐吞酸.恶心呕吐,大便不通。舌质红,苔厚腻,脉象滑实。治宜消食导滞,利气和胃。方选大安丸加平胃散,药用焦
山楂、炒
神曲、炒
麦芽、
莱菔子、
半夏、
茯苓、
陈皮、
枳实、
厚朴、
苍术、
白术等。若食积化热者加
黄连、
龙胆草;大便秘结者加
大黄、
芒硝。
肝郁气滞 症见上腹部胀满疼痛,连及两胁,嗳气不舒,情志不畅时加重,排气排便后减轻。舌质淡,苔白,脉象弦细。治宜疏肝解郁,理气消滞。方选五磨饮子加味,药用
沉香、
木香、
槟榔、
乌药、
枳实、
青皮、
香附、苏梗、
郁金、
麦芽、
莱菔子等。若烧心吞酸者加
吴茱萸、
黄连;胁痛重加
柴胡、
赤芍、
川楝子、
延胡索。
痰浊闭阻 症见胸闷腹胀,恶心欲吐,身重倦怠,或胸痛气短。舌质淡,苔白腻,脉象弦滑。治宜健脾化痰,顺气宽中。方选陈平汤加味,药用
苍术、
厚朴、
陈皮、
半夏、
茯苓、枳壳、
竹茹、
桔梗、建曲、
旋覆花、
代赭石、
莱菔子等。若胸闷、胸痛重者加
瓜蒌、
薤白;兼心悸气短者加
远志、
郁金、枣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