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的刘小姐是营业员,一向准时而至的月经已1年多没来了,并出现心悸、烦闷、胁胀、失眠、多汗等症状,虽做了许多相关检查,均无异常,遂求治于中医。
诊见患者神倦目赤,舌质暗红而干,舌尖、边红绛,其间可见瘀点,苔薄腻而黄,脉弦细而数。一派肝郁化火,气血耗伤,痰瘀互阻,脉络壅塞,气血逆乱,
血海失充之象。遂施以清肝泻火,养血安神,活血化瘀,祛痰通络法治之。方选
龙胆泻肝汤合清营汤加减。经过1个多月的调治,上述症状有所减轻。又经过3个多月的调治,终于在中断1年半之后,月经重新得以恢复,其他兼症也得以消除。
规律的月经周期常常随着家庭、社会、工作、学习环境的突然变化而变化。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不同情志的过激也会对其产生重要影响。中医认为,“思则气结”,“忧愁思虑伤心脾”。心伤,则心气不足,不能很好地帅血前行,造成气血瘀滞,瘀而化火。心火灼阴且扰神,则会出现心烦、失眠、心悸、多汗等症状。心属火,为肝之子、脾之母。血液的正常运行,需赖心气的推动,肝气的疏泄,脾气的奉养。心火亢盛,子盗母气,则使肝失条达,肝气郁滞,郁而化火;肝血被灼,脾受戕害,致使心气难以帅血,肝气难以疏血,肝脏难以藏血,脾脏难以运化,气血化源乏竭,必致经少,甚至经闭。
在各种过激的情志当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恼怒”。中医认为,“怒则气上”。怒为肝之志,恼怒则伤肝,致肝气不舒,气机阻滞,脉道壅塞,血随气逆,冲逆于上,则经血难下而瘀滞,瘀久则化火;火性上炎,扰动心神,则又会进入上述心火亢盛,气血耗伤,脉络瘀阻,心神不安的恶性循环当中。
此外,“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也都会造成肺、肾及全身各脏腑的气机逆乱。然“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亦滞”,“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可见,血液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气的推动,而气当中,又以心、肝之气对推动血液运行最为重要。而肺、脾、肾三脏,可通过肺脾合成宗气以“贯心脉,行气血”、肾脏之蒸精化气,以温煦、生养心肝二脏,且通过肾阴制约心火之过亢,以及“肝肾同源”、“精血同源”,精血相互滋生,相互为用以强健二脏之功能来间接地支持和辅佐心肝,使之发挥最大的帅血和疏血的功效。
故闭经当重在调养心肝,兼顾肺脾肾。调养之法,可采用疏肝解郁,清肝泻火,平肝潜阳,养血柔肝,清热凉血,滋阴养血,补益心气,振奋心阳,化瘀通络,健脾化痰等法。要根据临床的具体证情,从善而择之。使阴阳平衡,气血和顺,脏腑和调,“天癸”充盛,冲任二脉充盈,则病自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