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谭 嘉 严少卫 通讯员 次旦久美 张佩青 刘 杨 刘蓉芳 刘 青 李 晶 李郑生 于丽珊 摄影/本报记者 赵瑞清等
拨通经多方打听得来的国医大师陆广莘的电话,听说要采访,电话另一头的陆广莘便问:“你了解中医吗?”起初记者一直不解,直至采访时,记者才发现,即便学过中医,也很难跟得上陆老那近乎跳跃式的思维。
陆广莘1927年生于江苏。抗战后,因参加反对汪精卫政权的斗争而险遭不测,后回乡学医。他先后师从上海陆渊雷、章次公、徐衡之等名医。几位老师不仅教会了他诊病的技术,更给了他学习中医所需的思想:“发皇古义,融会新知”;欲求融合,必先求自我之卓然自立;对西医治疗疾病的方法要“心知其意,不为所囿”。1952年,陆广莘以优异成绩成为卫生部中医药研究人员,并进入北京医学院(现北大医学部)医疗系系统学习西医五年。
“发黑眉寿,仰之蔼蔼然谆谆然……”这是陆广莘的弟子对他的贴切描述。短短两个多小时的采访,陆广莘总会让记者不自觉地想起电视剧中的“老顽童”,乐观、爱动、豁达,外带一丝倔强,却又常能一语道破中医发展的瓶颈。采访中,陆广莘总是习惯跳出中医,站在传统文化与哲学的角度,对中医学进行俯瞰性的凝视与解析。
1983年,是陆广莘职业生涯的一个分水岭。此前的26年,陆广莘被分配至中央人民医院(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他常作为唯一一名中医,与众西医会诊疑难病。但无论是学习西医的5年学生生涯,还是在西医院工作的几十年,陆广莘都说,自己尽管非常愿意并一直在认真地学习西医最新的学术进展,但最终都会“学而为中医所用”。
“中医能治病,却不能回答为什么能治病,因而被认为不科学,这让我心里非常痛苦。”为此,陆广莘来到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心实验室,逐步深入地研究中医基础理论,并创建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现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学科带头人的他,发表了中医基础研究论文百余篇,并出版中医理论专著《中医学之道》,在中医基础理论继承与创新发展的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陆广莘说,中医的本质不是疾病医学,而是健康医学。其治疗不是以消灭病毒为结果,而是重在提高免疫和屏障功能,依靠人体自身免疫反应来治病。他提出,百年中医的困惑在于“废医存药”地扭曲中医诊疗思想,用疾病医学的观念和方法研究中医、改造中医。他说,医生医的是“生”,医学学的是“生”。中医在中医基础理论上,实际是关于人的心身相关自我调节的一门科学,而治病实际就是调节病人本身自我抗病反应的动力机制。
近年来,国家每年对中医药的投入都在大幅度增加,给中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中青年的中医骨干们能否抓住这次机遇,有所作为?陆广莘很是担忧。
近年来,陆广莘又致力于中医的科普宣传。他颇有兴趣地向记者介绍了他近来的讲座计划:“最近,我刚给清华大学今年毕业的500余名博士后作了讲座,接下来还会继续在中医科学院、福建等地做讲座,让中医更多地被大家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