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奇文 山东省卫生厅
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急重病证,以抽搐、昏迷为主要症状。发病年龄以1~5岁为多见,发病率高,四季皆有。发病来势凶猛,病情危急。急惊风来势急骤,以高热伴抽风、昏迷为特征。多由外感时邪疫疠,内蕴痰热食积以及暴受惊恐引起。有接触疫毒之疾,或暴受惊吓史。本病常突然发作,具有热、痰、风、惊四证及抽、搦、颤、掣、反、引、窜、视八候。在治疗上,以清热豁痰、镇惊、熄风为总则,痰盛者急先化痰,热盛者予以清热,风盛者应速祛风镇惊。
感受风邪 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咽红,鼻中流涕,乳蛾红肿,烦躁不安,高热时突然惊厥昏迷。舌苔薄黄,脉象浮数。方用解表镇惊饮:
钩藤6克,茯神、
薄荷、
天竺黄、
紫苏、
荆芥穗、枳壳各4.5克,
黄芩、
瓜蒌、
连翘各6克,生
甘草1.5克。若抽搐者,可加
石决明9克,白
僵蚕5克,
桑叶9克以祛风定惊。或服小儿回春丹,l岁以内每次1~3粒,1~3岁每次3~5粒,2小时后可重复使用。若痰蒙清窍者,可加
石菖蒲4克以清心开窍。若高热、乳蛾红肿、便秘者,可加
大黄4克,
栀子6克以通腑泄热。
小儿乳食积滞,郁而化热,复感风寒,突发高热,咽赤肿痛,腹胀拒按,或恶心呕吐,大便干结,嗳气酸腐,时时惊惕,甚则昏迷、抽痉,苔厚腻或黄腻,脉象浮弦数,指纹青紫或青黑。此为食滞外感,热动肝风。治法:解表消食,清热熄风。方用表里双解饮:
薄荷、豆豉、
黄芩、
栀子、
连翘、
桔梗、
浙贝母各4.5克,
牛蒡子、
玄参、
神曲各6克,
甘草1.5克。送服紫雪散。
小儿脾常不足,易为饮食所伤。若平日饮食不节,积滞化热,可发为惊风。症见发热,神昏抽搐,呕吐酸腐,泄泻大便酸臭,苔黄厚腻,脉象滑数,指纹青紫。此为食积致惊。治法:消食导滞,清热镇惊。方用镇惊消积汤:
钩藤6克,龙齿4克,
薄荷4克,
厚朴3克,
陈皮3克,焦
山楂10克,
麦芽10克,
黄芩5克,
栀子5克,
连翘5克,
甘草1.5克。送服小儿
牛黄散,1岁以下每次0.3~0.5克,2~3岁每次0.9克,1日2次。
小儿感受风寒,肺气不宣,痰浊阻滞化热,引动肝风,症见发热面赤,咳嗽气粗,喉中痰鸣,惊惕、抽搐,苔薄白滑润,或白如积粉,此属痰热惊风。治法:清热熄风、涤痰开窍。方用清热祛痰汤:
钩藤6克,
薄荷5克,
天竺黄、
桔梗各4.5克,橘红3克,
前胡6克,炒杏仁8克,
瓜蒌10克,
连翘心6克,胆南星2克,
甘草1.5克。若发热喘急,咳嗽声重,鼻煽耸肩,手足抽搐,角弓反张,舌紫红,指纹黯青者,为痰热结胸致惊。治法:宣肺平喘,清热化痰。方用加味麻杏石甘汤:生
麻黄、橘红、
石菖蒲各3克,
桔梗、
天竺黄各5克,
前胡、苏子、杏仁各6克,生
石膏7.5克,
全蝎4.5克,生
甘草1.5克。送服局方至宝丹。
温热疫毒 温邪内闭 症见高热不退,烦躁不渴,突然肢体抽搐,二目上视,神志昏迷,面色发青,甚则肢冷脉伏,舌红、苔黄腻,脉数。方用羚羊
钩藤汤合紫雪散:
羚羊角粉o.6克(分3次冲服),
钩藤6克,
川贝母5克,
桑叶4克,
菊花6克,
白芍5克,生地6克,送服紫雪散。若高热者,可加
栀子9克,
黄芩7克以清热解毒。若昏迷狂躁者,可加安宫
牛黄丸、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若夹痰者,司加
石菖蒲4.5克,
天竺黄4.5克,胆南星3克以化痰开窍。若抽痉频繁者,可加
石决明9克,
全蝎4克,
地龙5克以熄风解痉。若大便秘结者,可加
大黄3~5克以通腑泄热。
气营两燔 症见发病急骤,高热,抽风,昏迷,颈项强直,狂躁不安,皮肤发疹发斑;或深度昏迷,壮热无汗,喉咙痰多,呼吸不利,大小便闭,舌红、苔黄腻,脉数。方用清瘟败毒饮:生
石膏15克,生地9克,
水牛角10克,
黄连5克,
栀子6克,
黄芩9克,
知母9克,
赤芍7克,
玄参9克,
连翘 12克,丹皮7克,
淡竹叶9克,
甘草2克,
桔梗3克。若抽痉不止者,可加
羚羊角粉0.6克,
石决明15克,
钩藤9克以平肝熄风。若神志昏迷者,可加
石菖蒲5克,
郁金6克,或用局方至宝丹、紫雪散、安宫
牛黄丸,亦可用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以熄风开窍。若喉内痰多者,可加
竹沥水、猴枣散以化痰泄热。若呕吐不止者,可加
半夏6克,或用玉枢丹以降逆止呕。若大便秘结者,可加生
大黄4克,
芒硝4克以通腑泻热。
湿热疫毒 症见持续高热,抽痉频繁,神志昏迷,烦躁谵妄,呕吐不止,腹痛拒按,大便黏腻或夹脓血,舌红、苔黄腻,脉象滑数。此为湿热疫毒与食积交结,阻于肠腑,内迫营血,直犯心肝所致。有先见急惊而后才见大便脓血者,甚或始终不见肠腑症状者,临床上应予充分重视,应考虑到肠腑的症情,以免漏诊。治法:解毒清肠,熄风开窍。方用
黄连解毒汤加味:
黄连6克,
黄芩6克,
黄柏5克,
栀子6克,
白头翁9克,
秦皮7.5克,生
大黄4克,
厚朴6克,
羚羊角0.6克(分3次服),
钩藤6克,
石决明9克。送服紫雪散,或静脉滴注醒脑静注射液以开窍清心熄风。
暴受惊恐 症见发病较急,暴受惊恐后突然抽痉,神志不清,惊叫惊跳,四肢厥冷,舌苔薄白,脉乱不齐。此为由声、光异物刺激过大所致。小儿肝常有余,心神怯弱,受外来过大刺激,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故出现以上表现。治法:镇惊安神。方用镇惊熄风汤:
钩藤6克,
天竺黄、
连翘心、
天麻、
全蝎、茯神各4.5克,
石菖蒲3克,
蝉蜕6克,
羌活3克,生
甘草1.5克,
羚羊角粉0.6克(分4次冲服)。或用
琥珀抱龙丸,1岁以下每次服0.75克,1~2岁每次服用1.5克,3~4岁每次服3克。
链 接:
针灸治疗小儿急惊风 针刺:取
水沟、
中冲、
内关、
会阴。高热取
合谷、
曲池、
大椎、
十宣放血;痰鸣取
天突、
丰隆、
足三里,痰涎上壅时取咽两侧(双
颊车穴下1寸处)刺出血;抽痉取
太冲、
涌泉,两腮内用
三棱针刺出血;昏迷取
印堂、
水沟、
百会、
会阴穴。毫针点刺,1日内可重复再针1次。
艾灸:发作时取
水沟、
十宣、
百会、
合谷、
太冲,间歇期加
大椎、
中脘、
丰隆等穴位。针刺后,用艾条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3~5分钟,每日2次。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