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湿热、臌胀、虚、湿、

【医家】朱炼之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黄疸、湿热、臌胀、虚、湿、纳差、谷丙转氨酶高、积、痛、肝硬化腹水、郁、舌质暗红、虚实夹杂、血吸虫病、血瘀气滞、肝脾肿大、脾失健运、苔白腻、口苦、目黄、乏力、身黄、胀满、压痛、青筋、瘀、
【内容】
王某,男,49岁,浙江省桐乡县农民。
初诊:1972年12月25日。
主诉及病史:乏力、纳差、腹部膨胀2个月伴发黄疸1个月。患者于20世纪60年代初,曾因血吸虫病经锑剂3天疗法一次不彻底,留下“肝脾肿大”迁延10年,平时能下田劳作。2个月来先觉疲乏、纳差,渐见腹部膨胀。近1个月来又出现目黄,后竟发展到全身黄染。左胁下隐痛,虽经治疗,病情转重。乃由在海宁的亲戚扶来求余诊治,已见其精神委靡,每天仅食糜粥,口苦腻而不渴,大便色褐,小溲深黄。因患者无钱住院。余同意往他亲戚家诊治。
诊查:症见形容憔悴、肌肉瘦削,面色晦黄,巩膜深黄;腹部膨大,腹露青筋,右胁下有“癥块”触及,质较硬,明显压痛(但无自觉疼痛)。舌质暗红,苔白腻,小便色如酱油汁,大便“隐血试验”阴性。患者来我院前3天,去杭州浙医大附一院检查“肝功能:黄疸指数、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等指标,均高出正常数倍;谷丙转氨酶高出45%,锌浊度正常。总蛋白降低,白球比例未倒置。诊断为肝硬化腹水伴阻塞性黄疸。”
辨证:此病始则肝血久瘀,木失条达,疏土不力,既而脾失健运,生湿积水,水与气互结不散,致成臌胀;又因湿郁生热,湿热盘踞日久,胆道被阻,胆液不循常道而外溢肌肤,故伴发严重之黄疸。
治法:清化湿热,疏泄渗利。
处方:(自拟方)猫人参过路黄茵陈金钱草石见穿车前草半枝莲各30g郁金延胡大腹皮焦山查泽泻各9g;再加入青皮、生白术各9g,焦六曲15g始服5剂,诸症稍有改善,复诊多次,坚持原方出入,如谷麦芽、陈皮、枳壳等从中佐入,服药达48剂,黄疸消退,腹部膨胀亦渐消除,食欲好转,已能起床。后经本院复查肝功能,各项指标基本正常。(注:服中药期间,请西医给患者每天静注50%葡萄糖40ml、维生素C0.5g,共21天;并口服肝太乐、维丙胺等结合治疗。)
按语:“臌胀”、“黄疸”,历代医家论治者多。余认为本例病机,不外乎血瘀气滞,肝失疏泄,从而影响脾胃之运化、三焦之决渎,日积月累,水湿热邪互结,遂致酿成臌胀,进而胆道被阻,于是伴发黄疸。此人虽已形羸肌削,而证候特征仍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从病机分析,实是真实,虚则因实邪久羁不去而致。如果不去其实,则其本虚势必难复。徐灵胎有名言:“胀满之病,即使正虚,终属实邪”,此乃经验之谈。自拟猫人参汤方,从“实”字着眼,先分消其水湿热邪锢结之实,绝不能用攻补兼施之法,因攻邪则易伤正,补正则易碍邪。猫人参汤方中大剂量草药,皆是清泄、渗利、疏化而不伤正之品,故服药数十剂,得以水去湿化热清,肝胆功能复常,中州运化复健,“臌胀”与“黄疸”能获徐消。古人曾有“肝无补法”之见解,与此病亦较符合。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