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6月9日初诊:自觉胃脘内阵发性烘热,热气外窜,随即汗出浸衣,日数次发,睡眠欲醒尤易发作,汗后畏冷,口干不渴,轻微咳嗽,饮食、二便皆可
俞XX,女,72岁
1964年6月9日初诊:自觉胃脘内阵发性烘热,热气外窜,随即汗出浸衣,日数次发,睡眠欲醒尤易发作,汗后畏冷,口干不渴,轻微咳嗽,饮食、二便皆可,病起于五月中旬肺炎之后,现胸透已趋正常,唯遗此恙,前医用参、麦、五味、龙、牡及玉屏风之类未效。脉寸尺沉细,两关洪数,舌红苔黄腻,此由病后湿热未清,郁遏肺胃,治宜清泄肺胃郁热。
处方:
冬瓜仁三钱 苡仁四钱 杏仁二钱 苇根六钱
竹叶二钱 煅
石膏三钱
知母一钱
枇杷叶(炙)二钱 荷叶二钱 粳米四钱 两剂。
1964年6月12日再诊:服药后自觉热气下行,一直窜至小腿而有蚁行感,汗出减少,醒后亦未见大汗出,口仍觉干有甜味,胸膺微闷。脉弦滑有间歇,舌质红、黄腻苔减,由湿热下移,肺胃未和,仍宜清宣,因势利导之。
处方:
冬瓜仁三钱 苡仁四钱 杏仁二钱
芦根四钱
竹叶二钱 生
石膏三钱
茵陈二钱 豆卷三钱
防己一钱五分
姜黄一钱五分
通草一钱 三剂。
1964年6月15日三诊:服药后,热平汗息,口干亦减,饮食、二便俱正常。脉左弦数有力,右略缓,舌质正仍有薄黄腻苔,乃余热未清之象,宜调和肺胃续清湿热。处方:
茯苓皮三钱 杏仁二钱 桑皮二钱 豆卷三钱
黄芩一钱
茵陈三钱
姜黄一钱
滑石三钱
通草一钱 苡仁四钱 连服三剂,诸状息平,一切正常。
按:汗多必参合脉舌及病因综合分析,伤寒
太阳桂枝证有自汗出,阳明白虎证有大汗出,大承气证日晡潮热,手足 汗出,少阳病有头汗出,温病之汗,必分在卫在气,内伤杂病有自汗、盗汗之异,总之,有虚实之分,外感之汗当祛邪,内伤之汗当补当敛,虚实挟杂,权衡施治,本例当肺炎后,湿热余邪,逗留肺胃,遏郁不解,热迫汗出,故自觉胃脘先有烘热外窜,继而汗出,亦为郁热在里欲从里达表之征,故脉见两关洪数,舌质红,苔黄腻,蒲老以
竹叶石膏清阳明伏热,合苇茎汤杏仁易
桃仁,疏利肺气,加荷叶宣肺启胃,服两剂后汗出减少,自觉热气下行,两腿有蚁行感。蒲老认为:熟
石膏清里力强,但失辛散之力,故郁热从里而下趋,二诊改用生
石膏加
茵陈、豆卷、
防己、
通草清利湿热,因势利导,服两剂后热平汗止,一切正常。经治此例,深知治病求本之必要。观其前用参麦五味及玉屏风均为止汗之品,而汗终不止,后用清热利湿,而邪去自汗止。于斯益信辨证求因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