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社会对中医的需求,需要中医的发展;缩小中医与西医的差距,需要中医的发展,只有中医的快速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中医的伟大复兴。复兴中医,首先需要从复兴科学中医开始。
科学中医的发展与复兴,需要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帮助,更需要科学精神的支持,如果没有科学精神的支持,中医发展就不能保证在科学轨道上运行。所以,我们在复兴科学中医的同时,一定要在中医界大力倡导科学精神,形成一种科学研究的氛围,以此来引导和保证中医朝着科学的方向发展。
中医如何快速发展?这是所有中医人都在关心和思考的问题。提升社会对中医的需求,需要中医的发展;缩小中医与西医的差距,需要中医的发展,只有中医的快速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中医的伟大复兴。复兴中医,首先需要从复兴科学中医开始。
中医首先是科学的中医 有人认为,中医复兴首先是中医文化的复兴。因为一个国家经济贫弱,不能文化贫弱;只有经济强盛而文化贫弱,不是真正的强盛。但是,中医不仅是文化的中医,也是科学的中医,而且从中医发生与形成的轨迹看,科学的中医先于文化中医。神农尝百草,最初不是为了营造一种中医文化,而是为了疗疾祛病。只有到了中医成熟为一门医学,中医文化才显现出来,才开始被关注。试想,如果中医没有疗效,中医文化还会存在吗?当然,从广义文化角度看,一切人类的记载和遗迹都是文化,神农尝百草、华佗针麻刮骨疗毒的故事就是文化。而从狭义文化看,中医之道、中医精神,则是中医发展有了一定的历史、达到了一定规模后才总结形成的,是依附于中医临床的发展而发展的。应该说,中医的产生是基于先民疗伤治病的需求,这是根由,中医文化的形成则是之后的事情。当然不可忽视的是,中医文化的总结与弘扬对中医的发展具有促进与推动作用。
疗疾祛病既然是中医产生的根由,那么复兴中医必然要从“疗疾祛病”这一中医本源问题上寻找答案。也就是说,中医复兴,首先要解决疗效问题,疗效才是中医的立足之本。只有使中医的临床疗效有一个大的发展和提高,整个中医才能得到根本的发展和提高。疗效是第一位的,是根本性的,离开疗效谈中医发展,都是不得要领的,是空谈。
如何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在现代背景下借助什么样的思路和方法来提高临床疗效?这是一个需要在科学范畴内解决的问题。疗效的产生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科学过程,其发生机制必须从科学上加以研究和解释。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疗效的科学水平,进而提高中医临床的科学水平。这就告诉我们,中医的复兴,首先是科学中医的复兴,没有科学中医的复兴,就不会带来整个中医的全面复兴。
科学中医,就是将中医与疗效有关的问题放到科学的篮子中来解决。著名学者杨振宁曾经说过:“科学就是科学,在科学问题上,一定要摆脱‘天人合一’的观念,认同人世间有人世间的规律,有人世间复杂的现象,自然界有自然界的复杂现象,这完全是两回事,不要把二者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健康与疾病的问题,主要还是自然世界的问题,他们的联系与变化,遵循的是自然规律,所以解决的方法也只能从自然科学中去寻找。有人会说,中医的七情致病与情志疗法就不是单纯的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的关系。是的,七情致病主要是精神因素在起作用,但发生的对象仍然是人体,疾病的变化并没有脱离于人体之外,那么它就一定会在科学的篮子中找到答案。
把“科学中医的复兴”视为中医复兴的根本,首先需要中医人真正将中医当作科学来看待。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医重视整体层面的变化和事物之间的联系,“讲究在模糊水平达到平衡,对确定性缺乏追求,对数据存在天然的淡漠,这些是与现代科学有冲突的。”这也是中医未能完全脱胎于古代科学的缘故。科学发展一定是与时俱进的,因为社会需求随着时代发展在不断提高。将中医从哲学之筐拿出,放进“具体科学”的篮子,不仅需要与时俱进的观念,还需要我们中医人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因为思想僵化和封闭,仍然制约着中医人的头脑,与现代科学不相为谋的观念仍然大行其道。所以,把中医发展引向科学的轨道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努力。
中医复兴需科学精神支持 科学中医的发展与复兴,需要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帮助,更需要科学精神的支持,如果没有科学精神的支持,中医发展就不能保证在科学轨道上运行。所以,我们在复兴科学中医的同时,一定要在中医界大力倡导科学精神,形成一种科学研究的氛围,以此来引导和保证中医朝着科学的方向发展。追求真理、自由探索、学术质疑、崇尚理性是科学精神的基本特征,而中医学术界对科学精神的认识和贯彻是不深刻和不彻底的,某些方面还存在严重分歧,这是不利于科学中医的发展与复兴的。
追求真理,首先要对真理有一个科学的把握和辩证的认识。真理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就中医理论的真理性而言,也存在绝对与相对两个方面。在其绝对真理方面,说明中医从整体层面客观地反映了人体疾病变化与诊治的规律,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在其相对真理方面,则说明在现有条件下中医理论对人体疾病变化与诊治规律的认识和解释是不完全的、近似的和有局限的。真理的绝对性告诉我们,中医理论是科学的,因为它反映的规律是客观的、真实的,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和验证,其科学性
不容质疑。有了这一认识,就会更加坚定中医人的信念,就不会在中医科学性问题上发生犹豫和摇摆。而真理的相对性则告诉我们,在现有条件下中医对人体健康与疾病规律的认识是不彻底的,只是对人体健康与疾病规律一定程度和一定层次的反映,反映的深度是有限的,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到中医真理的相对性,就不会把中医理论和经典视为终极真理,不会把中医的真理看作是一经达到便永远不变的静止状态。追求真理的另一含义,就是能客观地认识真理,摆脱任何主观的干扰。中医理论的真理性,检验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临床实践。是真理就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和重复,能够被不断地证实。总之,对待真理要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为追求真理敢于牺牲自己的利益。
自由探索,倡导的是一种宽松自由的科学研究的氛围。在对待中医研究的问题上,学术界总有一些清规戒律阻碍着对中医的自由探索,什么“西化”了,“中西不通约”了,“违背中医自身规律”了,令研究者神经紧张,如履薄冰,不敢越雷池一步。在这样的氛围中从事中医研究,是很难有突破的。我们应该看到西方国家用先进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对中国形成的“倒逼”现象,更应该充分认识到完全采用传统方法已经很难推动中医的快速发展。承认中医是科学,又不许向现代科学问道,这表现出的是对中医科学性的信心不足。什么样的方法可以使中医发展的车轮快速滚动起来?答案是未知的,仍然需要时间去探索,如果现在就规定怎么做可以而怎么做不可以,是不是为时尚早?中医立足社会,首先从科学中医的复兴开始。一切科学方法都是因为科学需要而诞生,具有自然科学属性的中医,为什么不能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去探索呢?何况科学研究是允许失败的。为了让中医研究走上理性轨道,就必须废除一切人为设置的条条框框,排除一切功利性干扰,摘掉研究者头上的紧箍咒,让中医研究同其他科学研究一样,有一个轻松自由的研究氛围。
学术质疑,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特征之一。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学术的发展与促进,而学术的发展不能没有理性的质疑与批判。“质疑是研究的起点,批判是科学的生命”。中医理论因为形成的方法限于自然哲学层面,久远而古老,在某些原理和理论细节上,难免有主观臆想和牵强附会之处,澄清理论是非,首先需要理性的质疑。中医学界一向崇古尊经,少有向经典问难者,似乎质疑经典就是大逆不道,这不是正常的学术现象。我们敬畏经典,但不迷信经典。一切以经典为准绳,顺经典者是,逆经典者非,将经典视为中医真理的终极,中医也就再难发展了。质疑经典,不是对经典的蔑视而是尊重。经典承载的是真理,质疑经典是为了真理更加真实、更加纯洁。
崇尚理性,是科学精神的精髓。“追求真理的道路曲折复杂,唯有理性才能帮助我们拨云见日,走入自由王国。”可以说,崇尚理性是对科学工作者素质的基本要求。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医研究中的理性思维相对薄弱,这也是导致中医理论逻辑性和严谨性缺乏的原因所在。科学需要类比,但结论必须通过严格的因果逻辑来呈现。当代中医,要有经得起重复的疗效,就一定先有经得起严格推敲的科学理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无论怎么说都是不符合科学的基本要求的,更不能成为现代中医的要求。“中西医不能通约论”、“科学多元论”等论点,客观上导致了中医对理性思维的淡漠与远离,严重影响了中医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与交流,影响了中医发展的脚步。所以,要实现中医现代化,首先需要严格的理性思维,而理性思维的培养又是中医发展首先面临的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
总之,中医复兴,首先是科学中医的复兴,而科学中医的复兴没有科学精神的支持是难以完成的。当下“中医西化论”大有扩大化之势,反对者已经不仅仅是针对中医西医化,本质是在反对中医“科学化”。这是中医学界乃至整个科学界需要警醒和正视的问题。说明中医通过科学发展达到中医复兴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不仅需要同仁有百倍的信心,还要为之付出百倍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