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十八脉与营卫之气运行

       《内经》经络理论内涵丰富,包含甚广。《灵枢·脉度》及《灵枢·五十营》等篇提出营气主要运行于二十八脉之说。
       《内经》经络理论内涵丰富,包含甚广。《灵枢·脉度》及《灵枢·五十营》等篇提出营气主要运行于二十八脉之说。《灵枢·脉度》篇首论人身经脉的长度,旨为准确地测定针灸穴位及更深入地研究营卫气血的运行规律,是中医经络理论的重要基础。
       《灵枢·脉度》云:“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张介宾注云:“手有三阳,以左右言之,则为六阳。凡后六阴及足之六阴、六阳皆仿此。手太阳起小指少泽,至头之听宫。手阳明起次指商阳,至头之迎香。手少阳起四指关冲,至头之丝竹空。六经各长五尺,五六共三丈。手太阴起大指少商,至胸中中府。手少阴起小指少冲,至胸中极泉。手厥阴起中指中冲,至胸中天池。各长三尺五寸,六阴经共长二丈一尺……今云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盖但计其丈尺之数,俱以四末为始而言,非谓其行度如此也。后仿此。”值得注意的是,计算经脉长度的方法,以骨度作为衡量的标准,经脉之行虽有回转弯曲,但仍以直行计算其长度。杨上善因此注云:“手六阳从指端至目,循骨度直行,得有五尺,不取循绕并下入缺盆属肠胃者,循骨度为数,去其复回行者及与支别,故有三丈也。”
       所谓二十八脉指十二经脉左右各一、任督脉各一、跷脉左右各一。但是跷脉有阴跷、阳跷二脉,其计数方法是:男子只计阳跷脉,女子只计阴跷脉。即《灵枢·脉度》所说的“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计数者为经脉,包括二十八脉在内;不计数者为络脉,排除在二十八脉之外。正如《灵枢·脉度》曰:“此气之大经隧也。”此处之气指脉气、营卫之气。二十八脉是经脉之气运行的主要通道,而其余阳维、阴维、带脉以及诸络脉,虽亦具有运行气血的作用,但是论其重要性仍稍逊于二十八脉。
       具体到营卫之气的运行,两者又有不同。营气自手太阴肺经始,依次至足厥阴肝经,复入手太阴肺经,其支别者,从足厥阴肝经分出,经督脉、任脉,亦复入手太阴肺经。如此循环不止,一昼夜五十周。跷脉虽亦为二十八脉之一,但《灵枢·脉度》云“跷脉者,少阴之别”。可见,循行于督脉、任脉的营气是足厥阴肝经之“支别者”,循行于跷脉的营气为“少阴之别”,所以,营气运行虽周复于二十八脉,但是实际上仍以十二正经为主体路线。《灵枢·五十营》云:“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尽,脉终矣。所谓交通者,并行一数也,故五十营备,得尽天地之寿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营气一昼夜运行五十周次,“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一昼夜“一万三千五百息”,“凡行八百一十丈”,正是经脉总长度十六丈二尺的五十倍。卫气的运行,或与营气二者并行,营行脉中,卫行脉外;或是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各二十五周。经气运行的时间规律,是《内经》中时间医学的重要内容,值得深入研究,但这一内容的研究始终不能脱离经脉的长度。
       在《内经》的时间医学中对营卫之气运行节律性的认识包括亚日节律及周日节律。亚日节律是指一日内重复两次至数次的节律变化。《内经》中多次提及营卫的运行符合此种节律。如《灵枢·卫气》篇云:“阳主昼,阴主夜。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提出卫气一昼一夜五十周于身,存在亚日节律变化。而有关营气运行的论述则更为详细,如上文中提及《灵枢·五十营》篇有“气行五十营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尽,脉终矣”的记载。古人以百刻计时制,一昼夜分为百刻,而营行五十周,则每周需时两刻,即28分48秒。营气流注的次序为:首先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循行到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复行于手太阴肺经,循环无端,无有休止。当营气运行到某经时,某经经气便出现一次高潮,该经的机能随之旺盛,从而使人体生命活动产生周期变化,其实,这也正是中医针灸临床留针30分钟左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十二正经某一经而言,这个周期,即属于亚日节律。
       周日节律是指以二十四小时或接近二十四小时为一个周期的节律变化,又称昼夜节律变化。地球上有昼夜交替,存在着阴阳之气的周日节律变化,人体尤其显著的是阳气,也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而呈现出周日节律的变化。人体营卫之气的运行除了五十周于身是谓昼夜,还有在《灵枢·营卫生会》篇有“夜半而大会”的记载。《灵枢·大惑论》进一步引申出了人体寤寐的周日节律变化,即卫气“周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明确指出了卫气的运行随着昼夜交替而存在节律性变化。
       择时针刺是二十八脉经脉之气节律性变化理论对临床的具体指导。其中以子午流注针法为代表。子午流注针法以十二经脉气血循环盛衰的时间作为开穴的主要条件,它要求按时开穴,选择最佳的针刺时间,以便调整气血、恢复阴阳平衡。在针灸临床上应用广泛,疗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