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角度看,糖尿病与胃癌之间的关联无疑在病因病机方面。糖尿病的基本病机是燥热津伤,而胃癌患者也多由阳明热毒蕴积而致。也就是说,糖尿病与胃癌有着共同的基础——热盛,因此,在治疗上,对糖尿病与肿瘤的治疗可以兼顾。
潘××,男,54岁,2005年12月7日初诊。胃癌(黏液腺癌)术后4月余。淋巴结转移:0/10。化疗6周期,化疗方案:紫杉醇+氟尿嘧啶+亚叶酸钙+顺铂。既往有糖尿病史,近期查空腹血糖11.3mmol/L。刻诊:体质尚可,纳可,眠可,呃逆,有时腹胀,肠鸣,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辨治要点:胃热炽盛,化生癌毒,与气血痰瘀搏结,久而成癌;热盛耗气伤阴,加之手术、化疗损伤,致使气阴两伤,正气已亏。治当清热解毒,软坚散结,补气养阴。拟方如下:
方药分析:生地15克,沙参15克,
麦冬10克,
石斛15克,
玉竹15克,
女贞子15克,
知母10克,生
黄芪30克,炒
白术15克,
山药20克,
土茯苓30克,生
蒲黄10克,
白芷10克,露
蜂房4克,
血余炭10克,
鳖甲15克,
凌霄花15克,藤梨根30克,
白花蛇舌草30克,草河车15克,水
红花子10克,
桃仁5克,
地龙5克,
三七5克,炙
甘草10克。14剂,每日1剂。上药煎2次合在一起约400毫升,早、晚分2次服。
按:方中生地、沙参、
麦冬、
知母、
石斛、
玉竹、
女贞子清热养阴生津;生
黄芪、炒
白术、
山药、
土茯苓健脾益气;藤梨根、
白花蛇舌草、草河车清热解毒;
鳖甲软坚散结,
凌霄花活血散瘀;生
蒲黄、
白芷、露
蜂房、
血余炭四味药乃孙师治疗胃癌之经验方,具有升清降浊,凉血散瘀,调理胃气,解毒散结之功效;水
红花子、
桃仁、
地龙、
三七活血,松解肠粘连,炙
甘草调和诸药。
2006年1月23日,服药一个多月,自诉腹胀、肠鸣、呃逆等症状较前改善,有时耳鸣,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患病以来,心情抑郁,情怀不开,呃逆,腹胀,耳鸣乃肝有郁热,克脾犯胃之证,拟丹栀逍遥散加味:
丹皮10克,炒山栀10克,炒
柴胡10克,炒
白术15克,
茯苓15克,
代赭石15克,
鸡内金30克,生
麦芽30克,水
红花子10克,
桃仁6克,
绿萼梅10克,
白花蛇舌草30克,草河车15克,生
蒲黄10克,
白芷10克,露
蜂房4克,
血余炭10克,炙
甘草10克。14剂,每日1剂。上药煎2次合在一起约400毫升,早、晚分2次服。
2006年5月10日,自诉情绪好转,心情舒畅,肠鸣腹胀均消失,耳鸣减轻。纳可,有时嗳气,舌红,苔薄黄,脉细数。加
鳖甲、
三棱、
莪术以加强软坚散结消瘤之效:
沙参15克,
麦冬10克,
天花粉8克,
女贞子15克,
玉竹15克,生
蒲黄10克,
白芷10克,露
蜂房4克,
血余炭10克,
代赭石15克,
鸡内金30克,生
麦芽30克,
鳖甲15克,八月札15克,
虎杖10克,藤梨根15克,
白花蛇舌草30克,草河车15克,生
黄芪30克,炒
白术15克,
土茯苓30克,
三棱6克,
莪术8克,炙
甘草10克。14剂,每日1剂。上药煎2次合在一起约400毫升,早、晚分2次服。
2006年7月12日,胃癌(黏液腺癌)术后1年,吻合口炎;复查:血糖13.4 mmol/L,甘油三酯3.06mmol/L,CEA12.9μ克/L,
幽门螺旋杆菌(+)。精神饮食较前明显改善,睡眠好。大便干,一日一解,嗳气减轻,舌红,苔薄白,脉沉细。处方:
生地15克,
麦冬10克,
玉竹15克,
女贞子15克,
知母10克,炒
白术15克,
茯苓15克,杭
白芍15克,生
蒲黄10克,
白芷10克,露
蜂房4克,
血余炭10克,
代赭石15克,
鸡内金30克,生
麦芽30克,
凌霄花15克,八月札15克,
虎杖10克,藤梨根15克,
白花蛇舌草30克,炙
甘草10克。14剂,每日1剂。上药煎2次合在一起约400毫升,早、晚分2次服。
2006年9月13日,病情稳定,大便正常。复查胃镜示:吻合口炎,
幽门螺旋杆菌(-),血糖10.4mmol/L,甘油三酯2.43 mmol/L,CEA3.1μ克 /L,余正常。舌红,苔薄白,脉沉细。病已年余,未见复发转移之征,略调整,处方如下:
沙参15克,
麦冬10克,
玉竹15克,
女贞子15克,生
黄芪30克,杭
白芍15克,生
蒲黄10克,
白芷10克,露
蜂房4克,
血余炭10克,
凌霄花15克,
代赭石15克,
鸡内金30克,生
麦芽30克,炮山甲10克,水
红花子10克,
何首乌15克,
莪术10克,
白花蛇舌草30克,草河车15克,
虎杖10克,藤梨根15克,炙
甘草10克。14剂,每日1剂。上药煎2次合在一起约400毫升,早、晚分2次服。
2006年11月13日,胃癌术后1年余,复查肿瘤标记物正常。饮食正常,大便调,偶感腹胀,舌红,苔薄白,脉沉细。处方:
生地10克,
麦冬10克,
女贞子15克,
天花粉10克,
玉竹15克,
知母10克,生
黄芪30克,生
蒲黄10克,
白芷10克,露
蜂房4克,
血余炭10克,炮山甲10克,焦
槟榔10克,
鳖甲15克,
三七5克,
白花蛇舌草30克,草河车15克,
虎杖10克,藤梨根15克,炙
甘草10克。14剂,每日1剂。上药煎2次合在一起约400毫升,早、晚分2次服。
按:研究资料表明,糖尿病患者肿瘤的发病率高达28.35%,远高于普通人群各年龄段最高的1.16%。关于糖尿病导致恶性肿瘤发病率增加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比较认同的观点是与高血糖本身以及胰岛素抵抗有关。
从中医角度看,糖尿病与胃癌之间的关联无疑在病因病机方面。糖尿病的基本病机是燥热津伤,而胃癌患者也多由阳明热毒蕴积而致。也就是说,糖尿病与胃癌有着共同的基础——热盛,因此,在治疗上,对糖尿病与肿瘤的治疗可以兼顾。
在本例患者的诊治过程中,融合了糖尿病与胃癌的辨证与治疗,即熔清热泻火、养阴生津与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于一炉,兼顾糖尿病与胃癌,不仅有效地防止了胃癌的复发与转移,而且对糖尿病也多有裨益。这也体现了孙师一贯强调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精神。
该患者病理类型为黏液腺癌,常合并肠粘连,严重时需手术。孙师以水
红花子、
地龙、
桃仁、
三七治疗,效果确切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