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灿东 福建中医学院
中药有毒本来就应该是人人皆知的,《
内经》说“药者,毒也”。这里的“毒”和我们现在所说的“中毒”不是一回事,指的是药物的偏性,治病的原理就是以药性之偏纠病性之偏,如寒证当用热药,热证当用寒药,如果中药没“毒”,怎么能治病呢?但是,中药如果使用不当或用量太大就可能使病情加重或产生新的病证,如热性药对寒证有益,而对热证就有害,这些都是常识。我无法考证“中药没有副作用”这句话出自何处,但可以肯定,说这句话的人肯定不是中医。
有些中药有毒甚至是剧毒
从“中毒”的角度看,有些中药如:砒霜、红升丹、白升丹(含汞)、
巴豆等,都是有毒的,有的甚至有剧毒,对此我们的祖先不可能不知道,不管是欧阳锋或是黄药师都深谐此理。古代小说中有许多关于暗器伤人和中毒的故事,其中对毒性发作的时间、症状甚至中毒后的处理方法、解药等都有详细的描述。
现在,有些人经过几年研究后发现“中药有毒”,似乎发现了“新大陆”,有报道竟然认为“90%以上的中药毒性未能掌握”,不觉得可笑吗?更可悲的是,当外国人研究报道说发现某些中药或中成药有毒的时候,国人顿时被吓呆了:“原来我们吃了几千年的中药竟然有毒?”一夜之间在恐惧中仿佛都有了上当受骗的感觉。
事实上,稍懂中医的人都知道,早在《
神农本草经》中就将中药分为上、中、下品,并指出“下品多毒,不可久服”;李时珍的《
本草纲目》更将有毒中药细分为大毒、有毒、小毒、微毒四级,其中毒性中药381种以专篇介绍。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认为“中药毒性并不明确”?
毒性较大的中药
往往是治病良药
当然,有些药物的毒性起效快,如砒霜;有的药物毒性起效慢,如
天南星,即便是有些没有直接毒性的药物使用不当也会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如
麻黄是发汗解表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因出汗过多,阳随汗泄导致亡阳虚脱。所以不能认为有的中药没毒或毒性起效慢,就可以滥用,也不能因为中药使用不当引起中毒就把中药说得一文不值,或干脆弃而不用。2005年美国FDA批准以砒霜(三氧化二砷)治疗某种类型的白血病,药物专家史瓦涅说:“这是让人大开眼界的发展。”而砒霜(
砒石)这一味剧毒药首载于《日华子本草》,在我国用于治疗疾病已经有800多年历史。
尽管现在社会上有人对中药提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中药始终是中医治病的重要载体。安全性高的中药,虽使用范围广,有的甚至能够作为食物长期服用,但一般只能作为辅助用药,而毒性较大的中药往往是治病攻邪的良药。清代名医叶天士擅用毒虫类药治疗癥瘕、积聚、惊厥等,被传为佳话;现代名医以有毒中药治疗癌症、痹病等疑难病的也不乏其人,解决了许多临床上的难题。
如果因中药有毒性而不能使用,那中医在很大程度上就只能成为一种摆设。我们在千方百计寻找中药毒性的时候,似乎忘记了中药的中医属性,客观地说,如果离开了中医理论的指导,离开了药物配伍的君臣佐使,中药已经不再是中药了。另一方面,我们在想方设法为中药正名的同时,却又不得不面临另一个尴尬的局面,那就是现在中药特别是中成药滥用的现象十分普遍,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许许多多不伦不类的中成药说明书和铺天盖地的中药广告,一次又一次地把中医卷入了不明不白的是非之中。
毒副作用与使用不当有关
近几年陆续出现了一些所谓中药中毒的报道,有的甚至大肆炒作,难道都是因为中药的毒性问题?如果照这么说,大部分西药都会置人于死地。从西医的角度看,药物的不良反应虽然在药物说明书上都有相当明确的描述,但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没有因此而得以完全避免,因为医生依然很难预测这种不良反应会发生在哪些病人身上,既然如此,为什么人们不会谈“药”色变!所以,关键问题是使用是否得当。
曾经有报道称,市面上一些“减肥”的中成药如“
龙胆泻肝丸”服用后引起肾功能衰竭的事件,于是,好端端的中药俨然成了毒蛇猛兽。报道说经研究“发现”:“
龙胆泻肝丸”引起肾损害的罪魁祸首是方中“关
木通”所含的
马兜铃酸。我们暂且不去解释为什么把“
龙胆泻肝丸”(《
医方集解》)中的“
木通”替换为“关
木通”,先看看清泻肝火的“
龙胆泻肝丸”被当作减肥药使用,直用到肾阳虚衰依然继续服用,这又是谁的过错呢?如果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有些毒副作用显然与使用不当及长期过量服用有关。
古人说“
人参杀人无罪,
大黄治病无功”,如果吃错药、滥吃药还不会死人那肯定是假药!我们不妨作一假设,如果把一辆性能卓越的小汽车开到海里,结果沉没了,人也淹死了,这是汽车的错吗?而此时如果造船厂老板带着一群看热闹的人齐声责备:“这汽车安全性能太差,把乘客害死了。”难道这不比淹死人更让人感到心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