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润肺、虚、肺病、胁下痛
【医家】恽铁樵
【出处】恽铁樵医案
【关键词】痰、润肺、虚、肺病、胁下痛、黑斑、久病、内热、自汗、舌边、肝血不足、肺阴虚、肺气虚、舌润、痰多、痰饮、胃病、脉数、温燥、肩痛、瘀血、肝病、肺痿、气促、
【内容】
孙小姐 十二月七日
脉数微躁疾,呼吸促,晨起痰薄白甚多,肩背酸楚,前两日有自汗,舌润,舌边有黑斑,左胁下痛,月事五月不行。病在肝,肺无弹力是肺痿,肝太旺,其实是虚。因肝病血,因肺病肾,故见许多副症。肝肺两者,以肺为急。
炙款冬3克,杏仁9克,蒺藜9克,制香附9克,炙紫菀3克,炒乌药3克,天麻6克,归身9克,赤芍9克,炙鳖甲6克。
二诊 十二月八日
肺病因咳,咳剧则因胃病,胃所以病,从肝来。阴分虚竭,内热甚重,十滴水不宜,各种温药亦不宜。肝阴已伤,舌无味蕾,当用治肝胃之药与太平丸同服。
人参须2.1克,姜夏3克,竹茹4.5克,川贝9克,左金丸1.2克,橘络4.5克,佛手3克,炒白芍6克,杏仁9克,归身4.5克,炒乌药2.4克,炙款冬3克,炙紫菀3克。
膏药方:
天、麦冬各90克,炒绵仲60克,细生地120克,白芍45克,炙草15克,桃仁泥45克,牡蛎60克,炙鳖甲60克,肥玉竹30克,川贝90克,归身60克,菟丝子60克,枳实30克,浮小麦150克。
早晚一羹匙。
【按】痰多自汗,肩痛酸楚,为肺气虚损,痰饮停肺。母病及子,肺病传肾;肺气大虚,则金被木侮,故言“肝太旺,其实是虚”。久病气血大亏,肝不藏血,则左胁下痛,月事不行;阴不敛阳,气促脉躁疾。舌边有黑斑,为气血不利,内有瘀血。当治以化痰理气,平肝潜阳,养血活血。紫菀、款冬、杏仁润肺化痰,降气止咳;蒺藜、香附、乌药疏肝理气通络;天麻、鳖甲平肝潜阳;归芍养血。
二诊咳剧,舌无味蕾,为阴液大伤,内热明显,不仅肺阴虚,肝阴亦虚,较前之肝血不足更进一步。久病伤脾,患者饮食不佳可知,然阴液大伤,此时十滴水等类温燥之健胃药不可用之,当滋阴润肺化痰为主。参须益气生津止渴,姜夏、竹茹、橘络化痰,川贝、款冬、紫菀润肺化痰止咳,左金丸清肝泻热,佛手、乌药理气,归、芍养血。配合膏方养阴增液,补肾活血;太平丸清热润肺,化痰止血。膏方中二冬、玉竹、川贝、生地滋阴润肺;归、芍养血;杜仲、菟丝子滋补肝肾;桃仁活血,牡蛎、鳖甲平肝潜阳,枳实化痰理气,浮小麦止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