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痛、湿、胃脘疼痛、
【医家】陈增潭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胃溃疡、痛、湿、胃脘疼痛、痰、慢性肝炎、溃疡、脾虚、胀满、肝炎、肝功能异常、嗳气吞酸、精神不振、食欲不振、大便时溏、舌苔薄白、肝郁脾虚、肝脾肿大、湿热蕴结、溃疡病、脉沉弦、舌体胖、嗳气、食少、溲黄、脘痛、肝郁、温燥、消瘦、压痛、伤阴、痉、郁、燥、
【内容】
黄某,男,28岁。
初诊:1969年4月28日。
主诉及病史:素患胃溃疡病已多年,近2年多来发现肝功能异常,被诊为慢性肝炎。胃脘疼痛经常发作,历经多方治疗反复不愈,偶尔ALT降至正常,旋即上升。
诊查:身倦,食欲不振,胃脘疼痛,胀满难受,嗳气吞酸,大便时溏,溲黄。精神不振,面色较黄失泽,慢性病容,消瘦,舌体胖胀而色晦暗,舌苔薄白,两脉沉弦。腹部平软,剑突下有压痛,肝在右肋缘下1.5cm,质地中等,轻度触叩痛,脾于侧卧位可及边缘,质偏软。化验血ALT728Ku(金氏单位,正常值130以下),TTT 17u.TFT(+++),A/G 3.3/2.9g%,西医诊为慢性肝炎合并胃溃疡病。
辨证:肝郁脾虚,胃失和降。
治法:疏肝健脾,理气和胃。
处方:党参12g炒白术10g茯苓15g炙甘草10g橘红10g杏仁10g炒枳壳10g厚朴6g香附10g赤白芍各10g石斛15g黄芩10g每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并配合维生素类西药内服。自服药后患者胃脘疼痛渐渐缓解,纳食增加,精神好转,1个月后复查ALT 133Ku,TTT12u,TFT(++),A/G 3.8/3.0g%。其后继续予以调理脾胃,胃溃疡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腹诊肝肋下可及边缘,质软,无触叩痛,脾未触及。观察半年病情稳定,没有复发。
按语:本例患者原有胃溃疡病,为肝郁犯脾,以致脾虚、胃失和降。复染肝炎,湿热蕴结,长年不愈。由于素体脾虚,阳气不振,故热象不显而湿郁难化,久而熬炼成痰,胶凝诸内,阻于中焦,因而食少,嗳气,脘痛频作,肝脾肿大。今取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甘温补气、健脾养胃为主,且白术、茯苓又可化湿,甘草和中,甘草且能抑制胃酸分泌,缓解平滑肌痉挛,而具有抗溃疡止痛的作用。《淮南子》一书谓“甘草主生肉之药也”,殆言治溃疡有效欤?香附、赤芍平肝疏络,橘红、杏仁理气化痰,橘红辛温,杏仁苦温,辛开苦降,善理上、中焦因痰湿壅闭而致胀满呕恶,故有开胃气作用,能促进食欲。取枳壳、厚朴宽中理气而止痛。以上诸药相合,其性偏于温燥,温可扶脾,燥可化湿,但又不可不考虑到助热伤阴之可能,故配石解以养胃阴,黄芩以制其温,白芍以柔其性,务使药性平和,庶期溃疡病与肝炎二者在辨证论治指导下得以统一起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