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热、肠结、喘促、喘咳、便
【医家】孟澍江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肺热、肠结、喘促、喘咳、便秘、身热、痰、上呼吸道感染、肠热、潮热、恶寒、咳逆、脉右寸实大、舌红苔黄、有热腥味、阳明热结、痰热阻肺、痰涎壅盛、胸闷腹胀、咳喘、咽痒、喜饮、温病、风温、逆气、腹胀、实热、头痛、咳嗽、口干、胀满、舌红、腹满、燥、
【内容】
马某,女,42岁。
初诊:1987年9月24日。
主诉及病史:病已五六日,初起时头痛、恶寒、身热、咽痒、咳嗽,有痰咯出不爽。在某医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服APC片,症情稍减。因饮食未节,旋又复热,热势增高,测温38.8℃,咳逆喘促,又至医院治疗,医用青霉素,由于对该药过敏,乃来我院门诊。
诊查:恶寒已罢,潮热、面赤,体温40℃,咳逆气喘,痰涎壅盛,胸闷腹胀,便秘,舌红苔黄而燥,脉右寸实大。血象:白细胞计数13.6×10ˉ9/L,中性粒细胞亦偏高。
辨证:此为手太阴肺与手阳明大肠同病,两者互为因果。痰热阻肺,肺失宣肃,则痰壅喘促;阳明热结,则潮热便秘。肺与大肠为表里,肺气不降,则腑气亦不易下行。肠腑不通,则肺气愈不能降,且邪无外泄之机。此为肺热肠结证。
治法:用清肺泄腑法宣肺化痰,泄热下行。方用宣白承气汤加味。
处方:生石膏24g生大黄6g杏仁9g瓜萎皮8g桑叶10g葶苈子6g桑白皮6g
二诊:服药后,微得汗,身热少退;得便1次,粪有热腥味;腹部胀满亦少减,喘咳略平,惟邪热尚未尽化。法当守原制化裁继进。
处方:前方加黄芩6g、甘草3g。
三诊:前用清肺泄热法,身热渐退,喘咳亦平,但感口干舌红,渴而喜饮,显系津液已伤,当宜佐以养阴之品。
处方:北沙参15g瓜萎皮8g杏仁9g生石膏15g麦冬10g甘草4g服用上方后,热渐退,阴渐复,诸症悉减,稍事调养而愈。
按语:肺热肠结证,为临床所常见,尤多见为风温及冬温病中某一证型,肺肠同病,在病位上互为表里,在病理上尤多联系。肺热不清易于传肠,而致腹满便秘;肠热内阻,阻碍肺气下降,而致咳逆喘促。肺热肠结,亟宜同治,方用大黄者旨在以泻实热,俾肠热清而肺气下降,则喘咳腹胀自平。临床亦常见肺热盛而肠不结者,常见有鼻煽或鼻孔生有煤烟者,亦可少佐清肠之品,目的不在攻下而在导热下行,此亦治上泄下之法。本方是从宣白承气汤合己椒苈黄丸化裁而来。此亦肺肠同治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