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淋、水停、水气、水毒、
【医家】刘云湖
【出处】临床实验录
【关键词】痛、淋、水停、水气、水毒、虚、出冷汗、伤寒、短气、汗出、痞满、头痛、渗出较多、饮食少进、太阳中风、心下痞、胁下痛、不恶寒、中风、出血、胸水、腹水、干呕、寒中、渴饮、胀满、留结、呕逆、下利、头眩、胀痛、中气、水肿、吐、喘、噎、悸、
【内容】
李继顺,亦吾乡人,年四十,在裕华纱厂理纱间工作。
病因:渴饮未开之水,停于胸膈。
症候:隐隐作痛,头沉闷亦痛,肤出冷汗。
疗法:亦与十枣汤如前法。
效果:得快利,病亦霍然。
理论:《伤寒论》云,其人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鞭,引胁下痛,干呕短气等症,十枣汤主之。此症亦水蓄心下,与伤寒论所云无异,但伤寒中蓄水,由中风而得,此症为饮冷而得,所因不同也。水蓄心下,故痞鞭,水液横流,故牵引肋膜及头项,半月来无宁日,以水停胸胁及各膜,水无出路,故胀痛而无休息,水停不去,影响胃体,故饮食少进,肢体软弱,水毒内拒,真液外泄,故肤出冷汗。少腹即膀胱部位,为津液之府,化源杜塞,故坚鞭而痛,渐而上溢停潴,故化为水而荡荡然也。
《内经》谓三焦为决渎之官。圣济总录云,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夫三焦为淋巴系统,三焦气塞,水道不通,是淋巴液之还流障碍。要知淋巴液出血浆,从毛细管渗出,以营养组织,毛细管渗出较多,而淋巴管之吸收还流,亦洪而亢盛,庶可维持平衡。若毛细管渗出甚多,而淋巴管不能尽量的吸收,则停潴于组织或体腔间,必起绝大的障碍,停于组织间者为水肿,停于腹腔胸膜者,为蓄水症也,蓄水症在膈下骨盆之上,西医谓之腹水。金匮谓之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者是也。其膈上弯起之处,四周泛溢,西医谓之胸水。金匮谓水流胁下,咳唾引痛者是也。今此症心胸胀满而痛,牵引胁肋,以致头眩闷作痛,亦是水停膈上,泛滥清阳者也。治之者须辨别膈之上下而用药可也。
方论:柯韵伯云,十枣汤治太阳中风表解后,里气不和,下利呕逆,心下至肋,痞满硬痛,头痛短气,汗出不恶寒者,仲景利水之剂,种种不同,此其最峻者也。凡水气为患,或喘、或咳、或悸、或噎、或吐、或利,病在一处而止,此则水邪留结于中心腹肋下,痞满鞭痛,三焦升降之气,阻隔难通,此时表邪已罢,非汗散之法所宜。里饮实盛,又非淡渗之品所能胜,非选逐水至峻之品以直折之,则中气不支,束手待毙矣。甘遂、芫花、大戟三味,皆辛苦气寒,而禀性最毒,并举而用之,气同味合,相须相济,决而大下,一举而水患可平矣。然邪之所凑,其气已虚,而毒药攻邪,脾胃必弱,使无健脾调胃之口,主宰其间,邪气尽而元气亦随之而尽,故选枣之大者肥者为君,预培脾土之虚,且制水势之横,又和诸药之毒,既不使邪气之盛而不制,又不使无气之虚而不支,此仲景立法之尽善也。
《金鉴》云,此药最毒至峻,参术之所不能君,甘草又与之反,故选十枣之大而肥者以君之,一以顾其脾胃,一以缓其峻毒,得快利后糜粥自养,一以使谷气内充,一以使邪不复作,此仲景用毒攻病之法,尽美尽善也。昧者惑于甘能中满之说,而不敢用,岂知承制之理乎。
云湖按,仲景十枣汤与小青龙汤,均为治水之剂,但小青龙汤主治发散表邪,使水气从毛窍而出。即内经所谓开鬼门法也。十枣汤驱逐里邪,使水气从大小便而出,即内经所谓洁净府去陈莝法也。夫十枣者,当然以大枣为君,芫花、大戟、甘遂均辛温有毒,用之以攻水毒,不免发生战斗,仲圣惧人身正气不支,故预以十枣抚助其自然疗能,得有战胜之地步。而水毒自不能存在。东医吉益氏谓大枣主治挛引强急,盖指其引痛之一方面,是未可以概大枣之功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