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燥热、燥、中风口眼歪斜

【医家】张锡纯
【出处】全国名医验案类编
【关键词】痉、燥热、燥、中风口眼歪斜、疮疡、壮热、手足麻木、阳明热盛、奄奄一息、大便干燥、四肢拘挛、口眼歪斜、风火、肝风、痉厥、麻痹、瘛疭、伤寒、外感、小儿、眩晕、中风、脐风、癫、
【内容】
陈秀山之幼子,年三岁。
病名:燥痉。
原因:外感燥热而发。
症候:周身壮热,四肢拘挛,有抽掣之状,渴嗜饮水,大便干燥。
诊断:婴儿脉不足凭,当舍脉从症,知系燥热引动其肝经风火,上冲脑部,致脑气筋妄行,失其主宰之常也。
疗法:直清阳明为主,佐以熄风舒筋。
处方:生石膏一两 生甘草一钱 薄荷叶一钱 全蜈蚣二条肥知母三钱 生梗米二钱 钩藤钩三钱 煎汤一钟,分两次温饮下。
效果:一剂而抽掣止,拘挛舒。遂去蜈蚣,又服一剂,热亦退净而愈。
廉按:内经谓“阳明之上,燥气治之”。故凡燥热致痉,即伤寒论阳明热盛,习习风动之候。此案直清阳明为主,佐以熄风舒筋,却是正治。惟蜈蚣性温微毒,病家每不敢服,然据张氏药学讲义云:蜈蚣性有微毒,而转善解毒。凡一切疮疡诸毒,皆能消之,其性尤善搜风,风治肝风萌动,癫癎眩晕,抽掣瘛疭,小儿脐风;外治经络中风,口眼歪斜,手足麻木。用时宜带头足,去之则减力;且其性原无大毒,故不妨全用也。
那姓乳子,生月余。
病名:燥痉。
原因:闻邻家艾姓幼子前有抽风,经愚治愈,遂抱之来院求治。
症候:周身壮热抽掣,两日之间,不食乳,不啼哭,奄奄一息。
诊断:指纹不足凭,但凭现症,知系燥热动风,上激脑筋,卒发痉厥之危候也。
疗法:辛凉复甘寒法,为其系婴孩,拟用前白虎汤方减半,为其抽掣甚剧,薄荷叶、钩藤钩、全蜈蚣仍旧,又加全蝎。
处方:生石膏五钱,杵 肥知母钱半 生甘草五分 生粳米三十粒 薄荷叶一钱 钩藤钩三钱 全蜈蚣二钱 制全蝎三个 煎药一钟,不分次数,徐徐温灌之。
效果:历十二小时,药灌已,而抽掣愈,食乳知啼哭矣。翌日又为疏散风清热镇肝之药,一剂全愈。隔两日,其同族又有三岁幼童,其病状与陈姓子相似,即治以陈姓子所服药,亦一剂而愈。
廉按:乳子燥热动风,每多发痉。此案辛凉复甘寒法,却为清热润燥熄风镇痉之正治,惟全蝎与蜈蚣并用,病家多畏不敢服。然据张氏药学讲义云:蝎子色青味咸(本无咸味因皆腌以盐水故咸),性微温,其腹有小黄点两行,数皆八,始可入药。夫青者木色,八者木数,原具厥阴风木之气化,故善入肝经,搜风发汗,治痉癎抽掣,中风口眼歪斜,或周身麻痹,其性虽毒,转善解毒,消除一切疮疡,为蜈蚣之伍药,其力相得益彰也。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