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和法是《
伤寒论》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是指通过调和手段达到化解、祛除病邪的目的。凡六经病症因阴阳不调出现营卫不和、肝脾不调、气血不畅。
调和法是《
伤寒论》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是指通过调和手段达到化解、祛除病邪的目的。凡六经病症因阴阳不调出现营卫不和、肝脾不调、气血不畅、上热下寒等临床表现时,应用调和法治疗往往随手取效。
调和营卫 《
伤寒论》原文第12、13条曰:“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呜干呕者,
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
桂枝汤主之”。第53、54条曰:“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
桂枝汤”。
太阳为六经之藩篱,主一身之表,统周身之营卫,卫外而御邪,当人体正气相对不足,
太阳卫外御邪功能减退,邪气侵犯时则营卫功能失调,发为
太阳经病。
桂枝汤为《
伤寒论》首方,取
桂枝之辛温,解肌祛风,
白芍之酸寒,敛阴和营,一发一收,相反相成;配
生姜辛温之发散,合
大枣甘温之补益、甘平之调和培中。虽5味成方,然内外相济、开敛有度。
和解少阳 《
伤寒论》第96条曰:“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鞭,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欬者,小
柴胡汤主之”。
少阳为枢,位居
太阳、阳明之间,故谓之半表半里。若邪犯少阳枢机不利而致诸症,治当小
柴胡汤以和解。正如成无己所说:“伤寒邪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不内不外,半表半里,既非发热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矣。”
小
柴胡汤为邪犯少阳之代表方,又叫三禁汤。当邪由表进入少阳,不全在表,又不全在里,邪处于半表半里时,禁汗、禁吐、禁下,只宜和解。
方中
柴胡气质轻清,升达疏透能疏解少阳之郁滞,使少阳邪热外解;
黄芩苦寒味重,清泻邪火,使少阳邪得内消,能清胸腹蕴热以除烦满,二者相配,外透内泻,故可解半表半里之邪,为方中之主药。
半夏、
生姜调理胃气,降逆止呕;
人参、炙
甘草、
大枣益气和中扶正气。本方寒温并用,攻补兼施,升降协调,内外并举,具有疏利三焦、宣通内外、调达上下、和畅气机的作用。临床凡见少阳枢机不利之病证皆可用该方加减治疗。
调和胃肠 《
伤寒论》第155条、149条、157条、158条曰:“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
附子泻心汤主之”。“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若心下满而鞭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
柴胡不中与之,宜
半夏泻心汤。”“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鞭,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
生姜泻心汤主之”。“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各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鞭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鞭也,
甘草泻心汤主之”。
泻心汤(辛开苦降)的立法依据是寒热(湿热)互结,此时之寒、湿非温不散,热非寒难清,单用辛温散寒之法则邪热更甚,单用苦寒泄热之法则脾阳更伤,惟有辛开与苦降有机结合,寒热(湿热)自平。
本法适用于正气轻微受损,脾胃气机升降紊乱所致的寒热错杂、虚实夹杂、升降失司的寒热互结,阻塞于中焦之痞证。代表方为
半夏泻心汤。
方中
黄连苦降、
干姜辛散,两者配伍为典型的辛开苦降配伍法,降火散寒,调整气机升降,为治疗寒热夹杂的主药;
半夏辛温、
黄芩苦寒,二药配伍,亦属寒温并用,辅助
黄连、
干姜,以上4味为祛邪而设;
人参、
甘草、
大枣益气和中,为扶正而设。诸药配伍,寒热并用,辛开苦降,补泻兼施,使邪去正复,脾胃升降之机恢复而心下痞满自除。
另外方后所注:“去渣再煎”,意在使药性纯和,并停留胃中,利于和解。若胃虚食滞,兼有水饮内停,则减
干姜之量,加大
生姜用量,以温胃散水,即
生姜泻心汤。后世师其法,凡脾胃虚弱、客邪乘虚而入,寒热错杂、升降失调之痞、呕、利诸证,皆仿此化裁治之,每获良效,足见仲景遣药配方之妙。
调和肝脾 《
伤寒论》第318条云:“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本病之四逆为肝脾不和,阳郁不伸,气滞不畅所致。正如《
医宗金鉴》云:“凡少阴四逆,虽属阴盛不能外温,然亦有阳为阴郁,不得宣达,而令四肢逆冷者,今但四逆而无诸寒热证,是既无可温之寒,又无可下之热,惟宜疏畅其阳,故用四逆散主之”。
方中
柴胡轻清升散以疏肝理气,使肝气条达则气机宣畅;
枳实行气散结,与
柴胡升降相用,共奏气机枢转之用;配芍药、
甘草和营缓急,取其酸敛以制柴枳,又有酸甘化阴而寓滋水涵木之用。诸药成方,肝气条达,郁阳得伸,肝脾调和则肢厥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