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看待药品“黑框警示”

       2005-04-12
       医药学界对于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患者应理智对待。
       4月7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就非甾体抗炎药要求相关生产厂家在其说明书中加入“黑框警示”,就是其对药品不良反应深入认识的一个明确反映。那么,这一“黑框警示”意味着什么?如何正确看待这种“黑框警示”呢?
       首先,我们应了解FDA的一般工作程序。其实,FDA就药品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反应发布“黑框警示”是相当常见的,它提醒医生和患者应谨慎使用这些药,而不是意味着这些药从此就不能使用。FDA对于出现明确不良反应,且服用后可能弊大于利的药品,一般会发出停止使用或召回等通知,而不是“黑框警示”。
       其次,我们应明白,FDA的这一警示是为了让医生和患者充分知情,以便更好地保证药品的安全使用。这次对非甾体抗炎药的警示是提醒其存在增加心血管事件等的潜在风险。之所以选用“潜在风险”一词,表明这类药与心血管不良事件之间,并不存在完全的因果关系,而是在特定条件,如长期、超大剂量或不按说明书使用等情况下,可能发生的风险。换而言之,如果结合“黑框警示”来使用这类药物,就可避免相关风险。
       另外,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是随应用的不断扩展而逐渐深入的。受新药研究的时间、应用范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任何药品产生的不良反应,都很难在上市之初就全部被发现。通过一段时间、更广泛人群的应用后,可能会发现一些新的不良反应。这种新不良反应的尽早发现可以促使人们对药品安全性及时进行重新评估,更进一步地保证用药安全。
       所以,患者对药品不良反应应有正确的认识,不必因药品有“黑框警示”而产生恐慌,这些药品仍然可使用。但应注意的是,所有药品的使用都应该建立在明确的病情判断上。如果是非处方药,在服用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若是处方药,则要严格遵照医嘱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