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气亏虚、失眠健忘、阴虚内

【医家】许济群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肾气亏虚、失眠健忘、阴虚内热、面色晦暗、少气懒言、烦躁、倦怠、心悸、心慌、苔薄、神疲乏力、肝气郁结、气短心悸、舌苔薄黄、肾阳不足、心慌心悸、阴虚血热、体重增加、肾阳亏虚、脉沉细、脉濡细、舌质红、脉细缓、舌苔薄、大便溏、五脏、畏寒、少言、忧郁、口干、肝郁、虚火、溏泄、脉细、虚、积、
【内容】
邵某,女,52岁,已婚,干部。
初诊:1996年6月17日。
主诉及病史:多毛、出汗、疲倦四年。患者近四年来逐渐出现多毛,明显疲倦无力,少气懒言,经常性出汗但无畏寒,面部色素沉着,小便色黄,大便易溏,形体虚胖,情绪忧郁,失眠健忘,口干思饮。查血皮质醇高达600nmo1/L,经注射ACTH治疗后下降至300nmo1/L,但症状尚无明显减轻。
诊查:形体偏胖,面色晦暗,少言寡语,情绪低落,眼睑不肿,腰背肥厚,呼吸均匀,腹部脂肪堆积,双下肢按之不浮。血液化验示:血清皮质醇600nmo1/L。舌苔薄黄质暗红,脉沉细而缓。
辨证:肝郁失健,阴虚血热,肾气受累。
治法:疏肝益肾,清热凉血。
处方:醋炒柴胡6g丹皮6g黑山栀6g生地黄12g煅龙牡各12g土茯苓12g生甘草5g菟丝子15g枸杞子12g丹参10g龟板12g 7剂
二诊:自觉倦怠疲乏,气短心悸,情绪低落,夜寐不实,症情尚无明显变化,舌质红苔薄,脉濡细。乃肝气郁结,肾气亏虚,虚火内扰,治疗疏理肝气,调和阴阳。
处方:炒柴胡6g黄芪15g熟地黄12g山萸肉10g首乌藤15g枸杞子12g紫丹参12g炙甘草3g茯苓15g菟丝子15g绿梅花3g 14剂
三诊:连续服用上述药物1个月,出汗烦躁,失眠健忘,心悸心慌显著好转,疲乏倦怠,情绪低落亦有减轻。仍食欲欠佳,大便容易溏泄,舌苔薄舌质略红,脉细缓。肾气亏虚,脾运失健,原法酌加温肾健脾。上方加怀山药15g、炒苡仁15g、巴戟天12g,14剂。
四诊:药后大便基本成形,日解一次,心慌心悸消失,夜寐改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亦减大半,情绪渐渐好转,食欲增加,体重增加2kg,已能恢复日常工作,舌质仍略红苔薄不黄,脉细。治守益肾疏肝,调燮阴阳。
处方:炒柴胡6g熟地黄12g山萸肉10g茯苓15g首乌藤15g枸杞子12g龟板10g菟丝子15g怀山药15g巴戟天12g玫瑰花3g
另:构菊地黄丸6g,每日2次;益坤丸6g,每日2次。随访半年症状逐渐缓解,恢复正常工作,腰背及腹部脂肪亦显著减少,嘱其继续服用成药治疗,复查血液皮质醇已基本恢复正常。
按语:本例患者诊断为肾上腺皮质醇增多症,其特征符合中医肾气亏虚证,然而此时虽然表面上看,症见出汗烦躁、失眠健忘、心悸心慌似属阴虚内热之证,但深入分析结合伴随症状面色晦暗、大便溏泄、情绪低落、脉来迟缓,又见肾阳不足之象,如结合现代医学有关下丘脑-肾上腺皮质轴的内分泌理论综合分析,便可以知道此时的阴虚内热已属表象,肾阳亏虚方是本质,同时又有肝气失于疏泄之象,故治疗从益肾疏肝,调燮阴阳为大法,肾气亏虚,脾失温煦,运化失健,遂兼以健脾助运,标本兼顾,其中补益肾气,宗“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古之圣贤之论,于补阴药中温补肾阳,以期阴生阳长,阴阳互生,从而达到调燮阴阳之目的。从疏肝理气、调燮阴阳之法治疗疑难病是医者临床探索得出的一种较为独特的方法。另外,肝体阴用阳,五脏之中惟其功能独特,肝主疏泄功能,并非仅指气机之运转,而且涉及血液运行、物质代谢、内分泌调节等一系列生理机能。基于此,医者乃从疏肝理气、调燮阴阳治疗肾上腺皮质醇增多症。由于本病属疑难病,中医学尚少现成经验可以借鉴,故实录于此,爰作引玉之砖。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