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烂、痛、湿、梅疮、淋、下
【医家】
【出处】中国男科医案
【关键词】溃烂、痛、湿、梅疮、淋、下午、燥、y茎热、湿热、上午、热利、皮炎、脓秽、干燥、发热、
【内容】
尚某,男,40岁。因左肘外伤入本院外科病房,住院缝合。1984年6月22日下午服复方阿斯匹林2片,当晚觉y茎发痒,未在意,23日起又服复方阿斯匹林2片,上午即感y茎热痛、红肿,下午出现溃烂,以抗过敏药内服,外涂龙胆紫药水,溃烂反而更严重,滋水淋漓痛痒难忍。6月28日邀余会诊。患者自诉以前曾因服磺胺类药物y茎溃烂一次,服止痛片溃烂一次,此两次经多法治疗,均月余才愈合。检查:y茎包皮、冠状沟、g头全部溃烂,g头2点、6点处有淡黄色脓性分泌物,粘着敷料、衬裤,活动受限,坐卧不得。即给鹅黄散外搽,解毒愈溃汤六剂煎服,第2天溃面分泌物大减,约40%溃烂面干燥;第三天60%溃烂面结痂;用药第七日溃烂处全部结痂,三日后痂脱痊愈。
外搽方药:鹅黄散、煅石膏、炒黄柏(研末过120目筛)、轻粉各等分,共研极细面备用。搽前用温开水洗净溃面,均匀布药,每日3—4次。
内服方药:解毒愈溃汤炒苍术30克黄柏1.5克苦参10克土茯苓30克金银花20克蒲公英20克连翘12克地丁12克当归5克赤芍12克丹皮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陈传儒“过敏性y茎溃烂治疗经验”《河南中医》【5:18,1985】
原按:服用磺胺类或解热镇痛类药物引起的皮炎,若只限于y茎部位,而呈湿性溃烂,往往迁延难愈。笔者根据祖国医学中对因服药物而弓起的内脏或皮肤反应统称“中药毒”,故把此类疾患视为“毒”之所致,因其症状与扬梅疮之溃烂相似,故而移用了《外科正宗.扬梅疮》中具有清热提毒、治汤梅疮溃烂成片,脓秽多而痛甚的外掺药“鹅黄散”治疗。此药有极好的收干功能,干掺患处后很快使滋水淋漓之溃面收干,不粘衣裤,具有止痛止痒之效。既给患者解除了活动受限的痛苦,又使溃面较快结痂愈合。明·陈实功在《外科正宗·自序》中说:“外之症必根于其内也。”此类y茎溃烂正是体内进入“药毒”所致。临床表现为发热红肿痒痛溃烂,滋水淋漓,呈一派湿热毒证,笔者拟解毒愈溃汤,以清热燥湿,凉血解毒,使根于其内之毒得以清解。方中金银花、公英、地丁、连翘清热解毒;苍术、黄柏、苦参燥湿解毒;当归、赤芍、丹皮活血凉血;土茯苓除清热利湿解毒外,还可监制外掺药轻粉之毒;甘草和中护胃,解诸药毒。这样,采用内外合治的方法,既注重y茎溃面的外治,又注重清解体内蓄毒,故收效甚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