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痰、郁、抑郁、精神错乱
【医家】张家声
【出处】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
【关键词】癫、痰、郁、抑郁、精神错乱、自言自语、精神病、积、思虑伤脾、四肢抽搐、神志清楚、烦躁不安、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脉细数、惊厥、痴呆、劳累、肥胖、纳呆、不解、伤肝、失眠、食少、苔腻、痰浊、妄想、无神、消毒、气郁、
【内容】
癫证(抑郁性精神病)
姚××,女,19岁,学生。1974年9月初就诊。
主诉精神错乱,言语失常1年半。
病史患者1972年春下放农村,引起思想抑郁不畅,以后变沉闷、寡言、喜独处。伴有食少,纳呆,大便秘结,小便黄赤,长期失眠,有时烦躁不安。近半年来病情加重,妄闻妄想,甚至闻不悦耳之言则惊厥,伴有四肢抽搐现象,每当遇刺激或劳累时发作仍频。经多家医院诊治,其效不显,遂求针刺。
检查形体营养尚可,面色无神、?白,神智表现痴呆,见人不语或自言自语,答非所问,苔腻黄干,脉细数。心肺及神经系统正常。
诊断癫证(抑郁性精神病),痰蒙心窍型。
治疗理气化痰,开郁宁神。
取穴:鸠尾。
操作:毫针刺法。病人仰卧,先叩、触肝脾等位置是否属正常,如无特殊,指导病人双手抱头(使膈肌上抬),在胸骨剑突下约五分处经消毒后取30号毫针,进针时嘱病者吸气,针尖方向略微向下,斜刺或直刺1~2.5寸,进针后针体轻转动,稍停针;如得气,可将针体上提,留针10~15分钟;如未得气,术者可行小幅度捻转术,待气至而留针20分钟。下针或行针时严禁大幅度捻转和提插。针入鸠尾,针感当向下或向两胁肋放散,有时患者可见轻松愉快之感。隔日治疗1次,经针刺1次后,回答问题比前清楚,经针刺6次后,神志清楚,答合所问,语言较清楚,饮食转佳;续针刺至15次后,精神言行正常。后随访半年,表现正常,后参加工作。
按语癫证发病较慢,多因积忧久虑,企欲不遂,郁久伤肝,思虑伤脾,脾气郁积,痰浊内生,蒙蔽心神,以致精神错乱,言语失常而成本证。该例患者病由事不从愿,郁而不解,痰蒙心窍而渐为神呆木鸡或自言自语。取任脉经鸠尾穴治疗,鸠尾为原穴,有宁心安神,宽胸、解郁、豁痰之功,善治癫证。因癫证属阴,其病深日久,非深刺不能奏效。故取鸠尾,针刺深度达1~2.5寸,体格肥胖相硕者,还可适当加深,中病得气为度。临床以此法治疗癫证,屡获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