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呕吐、痰、胸闷、流行

【医家】任达然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出血、呕吐、痰、胸闷、流行性出血热、尿少、气阴不足、脉细无力、动血、虚、苔薄黄而干、恶心呕吐、面色萎黄、脉滑、脉散、舌干、身困、神疲、苔黄、痰热、头痛、温疫、少尿、郁、
【内容】
赵某,女,56岁。
初诊:1980年11月30日。
主诉及病史:头痛身困,恶心呕吐,继之尿少。在门诊治疗3天,症状未减,收治入院。入院后,西医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经用西药处理,其效不著,特邀任老诊治。
诊查:患者面色萎黄微浮;皮肤有出血点,大小如针尖,压之不褪色;胸闷,呕吐,懊〓不安,尿少。苔黄,脉滑。
辨证:痰热蕴中,胃失和降,邪热深入下焦,膀胱气化不利。
治法:清热和中,佐以利尿。
处方:山栀10g丹皮10g赤芍12g橘皮10g竹茹10g法半夏10g茯苓10g泽泻10g车前子10g(布包)2剂
二诊:呕吐已止,胸闷、懊〓亦减,小溲渐行,佳兆也。原方去丹皮、泽泻、车前子,加郁金10g、香谷芽10g、甘草5g。2剂。
三诊:药后尿量增多,未出现新的出血点。惟精神较萎,苔薄黄而干,脉细无力,此乃气阴不足之象。拟固敛气阴,佐以清热和中治之。
处方:太子参10g麦冬10g五味子6g白芍10g丹皮10g干地黄10g竹茹10g橘皮6g甘草3g3剂。此后以此方加减调治,于12月17日康复出院。
按语:流行性出血热,在中医学中属于“温疫”范畴。患者入院时皮肤有出血点,胸闷、呕吐、尿少,是热邪入营动血之征已露,痰与热遏伏于里,胃失和降,膀胱气化失司,加之年迈、体弱,热、痰、虚三象互见,病势重笃。故初诊时即投清热凉血之山栀、丹皮、赤芍,旨在“入血犹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并用竹茹、橘皮、法半夏、茯苓,寓和中化痰于利尿之剂中,复诊时即获效机。三诊时,热、痰渐化,呕吐停止,尿量增多,未出现新的出血点,但虚象又突出,患者神疲、舌干、脉细无力,气阴不足之征显露,旋即转用生脉散益气养阴,终使恙入坦途。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