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1-29
第一代
中枢降压药可乐定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广泛用于临床,但常出现口干、嗜睡等副作用,更有少数病人在突然停药后可出现心悸、出汗、血压突然升高等短时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现象。莫索尼定(Moxonidine)是近年来开发上市的第二代
中枢降压药,疗效好,副作用少,可望成为可乐定的更新换代产品。
■药理作用
莫索尼定主要作用于延髓腹外侧头端的I1咪唑啉受体,通过抑制外周交感神经活性而产生降压作用,其降压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维持时间较长,长期使用不易产生耐药性,停药后不引起反跳性高血压。莫索尼定产生降压作用的同时,能有效地减轻左心室肥厚、心肌纤维化及微血管病变,心肌耗氧量得以降低,同时心输出量也有所下降。动物实验研究表明,莫索尼定还可防止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心动过速、心室纤颤等的发生,并能提高大鼠心肌梗死后存活率。值得注意的是,莫索尼定低于降压剂量就能产生这些抗心律失常作用,而且它对心脏电生理活动本身无影响。另外,有研究发现,使用莫索尼定治疗,可使伴有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并轻度降低空腹血糖水平,同时对脂质代谢也产生有益作用。
■药代动力学
口服、静脉或皮下注射莫索尼定均可吸收。单次口服0.4毫克,肾功能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及健康受试者在1小时内可达血浆峰浓度23微克/升。肾功能不良者可达较高的血药浓度。口服生物利用度为88%,药物的吸收不受进食影响,重复给药不会导致药物蓄积。血浆半衰期为2~3小时,但单次给药后降压作用可维持12小时以上,其原因可能是药物在
中枢消除速度减慢,或药物可使血浆中肾上腺素水平延缓降低。药物吸收后约有58%~60%以原型由肾脏排出,肾功能不良患者,其药物清除速率降低。
■临床应用与评价
莫索尼定的降压作用基本与可乐定相近,但
中枢抑制、口干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远比可乐定少而轻微。一项对190例患者的长期疗效研究显示,141例患者使用莫索尼定每日0.2~0.6毫克治疗1年,49例患者使用莫索尼定治疗两年,用药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显著降低,停药后无明显反跳现象,在整个用药期间患者能很好耐受,随着用药时间延长,不良反应减少。一项以可乐定为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莫索尼定组(共302例:101例与可乐定对照,201例开放试验)和可乐定组(100例)治疗1周后血压即开始下降,治疗第4周末,莫索尼定组平均坐位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下降12.1%~12.6%与12%~13.5%,可乐定组分别下降12.9%与13.4%,两药总有效率分别为82.5%与74%。两组间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莫索尼定组治疗延续6个月仍保持降压效果,不良反应轻微,病人耐受性好,临床综合评价优于可乐定。
■不良反应
莫索尼定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约有15%~20%的病人主诉口干,这通常发生于治疗开始的数周内,继续用药可逐渐消失。此外,还有疲劳、多动、头痛、头晕、自发性肌张力障碍等。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莫索尼定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第一代
中枢降压药可乐定少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