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崩漏、漏下、恶寒、虚
【医家】范中林
【出处】范中林六经辩证医案选
【关键词】失血、崩漏、漏下、恶寒、虚寒、面色苍白、功能性子宫出血、苔白滑、气短、肾虚、里寒、身痛、神疲、下血、虚、湿、全身浮肿、舌淡苔白、脾胃虚寒、命门火衰、少腹冷痛、脉沉微细、骨节酸痛、冲任不固、崩漏下血、脾肾虚寒、肾阳虚损、心悸怔忡、肾阳虚衰、头痛身痛、食少纳呆、髓海不足、阴阳两虚、头昏目眩、脾气虚、低血压、太阳病、舌质淡、脉沉、血脱、表证、阳虚、发热、肺痿、月经、浮肿、腹冷、血溢、出血、寒中、昏倒、惊悸、伤寒、胃寒、畏寒、脉弦、脱血、纳呆、头痛、贫血、中气、失眠、淋、
【内容】
吴××,女,43岁。新华社工作人员。
〔病史〕 自1971年,因失眠与低血压时而昏倒,当时未予重视。1975年以后,发病频繁;尤其是经量多、间隔短,长期大量失血,不能坚持工作。先后经北京数家医院均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并发“失血性贫血症”。曾转外地医院,诊断如前,经治疗无效。1978年6月12日来诊,按太阴少阴同病论治。前后治疗四个月,诸证痊愈,恢复工作。
〔初诊〕行经不定期,停后数日复至,淋漓不断,色暗淡,夹乌黑淤块甚多。头痛、浮肿、纳呆、踡卧,失寐惊悸,气短神疲,肢软腹冷,恶寒身痛。面色苍白,形容憔悴。舌质淡,苔白滑,根部微腻。脉沉而微细。乃太阴少阴证崩漏。法宜温经散寒,复阳守中,以甘草干姜汤主之。
处方: 炮姜30克 炙甘草30克 三剂
〔辨证〕患者面色苍白,少腹冷痛,食少纳呆,舌淡苔白,皆足太阴脾亏损之证。脾主中气,统摄血液。脾气既亏,则血溢下流。且脾为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气虚,则不能正常消化吸收营养物质。故本例崩漏,首责太阴虚寒,不能摄血归经。
崩漏失血, 与足少阴肾关系尤为密切。因少阴肾为冲任之本,专司封藏。封藏不固,则冲任失守。患者恶寒踡卧,四肢清冷,脉沉微细,皆命门火衰,阴寒内盛之象。肾阳虚损,固摄无权,故月事不定而下,持续不断。阳气不振,不能温化血液,故下血暗淡,淤块甚多。腰为肾之外府,肾虚并湿寒阻滞,故腰背骨节酸痛。肾生髓,脑为髓海,肾虚则髓海不足,故头昏目眩。同时病入少阴,损及手少阴心,故心悸怔忡,气短神疲,睡卧不安。加以漏下失治,失血耗血过多,妇女本以血为本,长此以往,终于病卧难支。此病关键在于心肾阳衰,阴寒内盛, 脾肾虚寒,中阳不振。法宜扶阳祛阴,引血归经,从崩漏之根本入手,投以甘草干姜汤施治。
〔二诊〕服药后胃口略开,仍恶寒身痛。继以甘草干姜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经散寒,表里兼治。
处方: 炮姜30克 炙甘草30克 麻黄9克 制附片60克(久煎) 辽细辛3克
上方随证加减,附片加至每剂120克,炮姜120克,共服二十五剂。
〔方义〕甘草干姜汤,《伤寒论》原治太阳病阴阳两虚之变证,《金匱要略》以主肺痿之属于虚寒者;后贤借治失血,引血归经。干姜辛温, 辛与甘和,则从阳化;干姜炮黑,其味即苦,苦与甘和,则从阴化。今取其甘以化热,守中而复阳,阳升则能统血;取其苦甘以化阴,则阴血得养。《直指方》说:“甘草干姜汤,治男女诸虚出血,胃寒,不能引气归源,无以收约其血。”故本例选用此方。今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因有寒中少阴之象,而复连太阳之邪。以附子、细辛,专温少阴之经;麻黄得附子之助阳托里,俾外邪之深入者可出,而阳气亦不致随汗而越。再与甘草干姜汤合而用之,更有相得益彰之妙。
〔三诊〕全身浮肿渐消,畏寒踡卧、头痛身痛均好转。崩漏止,月事趋于正常,淤块显著减少。舌质转红,仍偏淡,苔白滑,根腻渐退。病已明显好转,阳气渐复,阳升则阴长;但仍有脾湿肾寒之象。法宜扶阳和阴,补中益气。以甘草干姜汤并理中汤加味主之,随证增减,共服四十余剂。
处方: 制附片60克(久煎) 干姜15克 炙甘草30克 党参30克 炒白术24克 茯苓20克 炮姜30克 血余炭30克 上肉桂10克(冲服) 鹿角胶6克(烊化)
至1978年10月中旬,月经周期、经量、经色已正常,诸证悉愈,恢复全日工作。春节前后,因任务急迫,每日坚持工作十二小时以上, 自觉精力旺盛。1979年3月临出国体检时,均属正常。
〔按语〕“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患者长期漏下,大量失血, 已虚衰难支。必须从病根入手,方能奏效。李东垣云:“凡下血证,无不由于脾胃之首先亏损,不能摄血归源”。张景岳云:“凡见血脱等证,必当用甘药先补脾胃以益发生之气……则阳升阴长,而血自归经矣”。结合患者舌象脉证,其长期漏下失血,首“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为此,始终以温脾为主,连用甘草干姜汤,守中而复阳,以摄血而生血。
再者,三阴证虽无合病、并病之名;但临床所见,三阴经证亦多交叉出现。本例患者即由脾胃虚寒性之太阴证未愈,进而发展为全身虚寒性之少阴证。肾阳虚衰,封藏无权,导致冲任不固而崩漏下血不止。为此,复以太阴少阴同病辨证论治。
又患者少阴里寒,并外连太阳之证;阴阳两经,表里皆病。里寒宜温,表实当解;而三阴表法,又与三阳不同。“三阴必以温经之药为表,而少阴尤为紧关”。故以散邪温经之剂主之,并重用附子至120克。 《金匱要略》曾载:一妇人怀娠六、七月, 脉弦发热,似有表证。而其少腹恶寒之状,如扇风之侵袭。所以然者,因其人阳虚子藏开,寒邪侵入。故仲景以 “附子汤”温子藏而驱寒。但可惜此方早已失传,现存经文亦不纯,必有残缺。李彣注:按子藏即子宫。 尤怡曰:附子汤未见,然温里散寒之意概可推矣(《订 王仲景全书》)。关于本例漏下诊治,一再重用附子者,亦即仿效仲景佚方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