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小便短少、下肢浮肿、舌
【医家】王文济
【出处】王文济王文济杂病论治经验集
【关键词】湿、小便短少、下肢浮肿、舌苔薄白、脉濡细、肢体浮肿、胸腹胀满、舌苔薄腻、脾虚湿困、胀满、胸闷、水肿、神疲、伤寒、纳呆、
【内容】
张 某,女, 30岁。
初诊 1981年8月22日
患者于本月15日起,颜面及下肢浮肿,按之凹陷,躯体重着,精神困惫,胸次闷闷,腹部胀满,食欲呆钝,小便短少,脉濡细,舌苔薄腻。健脾化湿,通阳利水,方从五苓散五皮饮出入。
生白术12g 川桂枝6g 带皮苓15g 粉猪苓15g 汉防己15g
冬瓜皮15g 福泽泻9g 生姜皮4.5g 焦枳壳4.5g 大腹皮15g
丝通草3g 焙车前子15g(包)
7剂。
二诊 8月29日
颜面及下肢浮肿渐见消退,胸腹胀满亦见轻松,纳谷欠香,大便通畅,小便亦利,脉形濡细,舌苔薄白。病势已见好转,药既奏效,再从前意出入。
处方同前,去川桂枝、生姜皮、焦枳壳、丝通草,加太子参12g、制半夏4.5g、新会皮4.5g、生薏苡仁12g。7剂。
【按】水湿侵淫,湿性黏腻,不易骤化。三焦决渎失司,膀胱气化失常,而致小便短少。水湿下行不利,横溢肌肤,导致颜面肢体浮肿。脾为水湿所困,阳气不能舒展,肠胃之水溢更甚,出现身体沉重精神疲惫、胸闷、纳呆等证。舌苔薄白,脉濡细,均为脾虚湿困之证。投以健脾化湿,通阳利水,初诊服药后肿势已去半,二诊后肿势全部消退。五苓散系《伤寒论》方,功用:温阳化气,健脾利水。五皮饮系《中藏经》方,功用:行气化湿,利水消肿。二方均为水肿病常用方,相互配合,其效更佳。方中生白术、生薏苡仁、带皮苓、粉猪苓、泽泻、防己、冬瓜皮、通草健脾利水;枳壳、大腹皮、陈皮、半夏宽胀疏中;主药桂枝、生姜皮通阳,沟通三焦决渎,促使膀胱气化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