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疼痛、产后、痛、脉细、

【医家】刘永年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关节疼痛、产后、痛、脉细、虚、关节畸形、腰酸、小产、大便干结、面色少华、面色无华、皮肤干燥、气血不足、关节红肿、阴血亏虚、舌苔薄白、肾元亏虚、舌淡苔薄、四肢欠温、疼痛显著、血燥生风、舌质淡红、苔薄白、风湿、痹痛、畸形、流产、少神、失荣、痛痹、畏寒、热痛、痹、
【内容】
蒋某,女,35岁,已婚。
初诊:1998年11月17日
主诉及病史:产后反复游走性关节疼痛8年。患者诉自产后8年来反复发作游走性关节疼痛,以四肢及腰骶关节为甚,但无关节红肿,亦无关节畸形,活动自如,疼痛发作与季节变化有关,每遇寒冷天气加重,平素腰酸或痛,大便干结,顺产一次,小产两次,每次产后关节疼痛显著加剧,疲乏少神,畏寒怕风。
诊查: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形体略瘦,面色无华,四肢欠温,全身关节无红肿畸形。查血沉66mm/h,类风湿因子阴性,抗“O”、粘蛋白、C-反应蛋白、ANA、抗S-DNA、抗Sm、抗SSA、抗SSB等均属正常。双手膝关节×线片无异常。
辨证:肾元亏虚,风邪留乘,气血失和,经络闭阻。
治法:补肾托化,养血祛风,通络蠲痹。
处方:黄芪15g防风5g白术10g炙甘草5g熟地黄10g巴戟天10g杜仲10g独活6g桑枝寄生各10g金毛狗脊12g炮山甲10g地鳖虫10g陈皮6g 7剂
二诊:关节与腰部疼痛显著减轻,而诉皮肤干燥,经期尤著,夜寐欠佳,舌淡苔薄,脉细,此乃阴血亏虚,血燥生风所致,原法化裁不变,加强滋肾养血,扶助正气,托邪外出。上方加夜交藤12g、当归10g,7剂。
三诊:二诊治疗后腰及关节疼痛已愈十之八九,自觉疲乏怕冷减轻,精神亦振,已能用冷水洗手而无关节疼痛,工作时间较前延长,耐受增强,舌苔薄白,脉细。继以托化法巩固疗效。上方加女贞子12g、首乌藤12g,14剂。
四诊:复诊诉关节疼痛已经消失,腰酸隐隐,纳食增多,面色少华亦见改善,二便自调,夜寐如常,复查血沉23mm/h,各项化验检查均属正常。治疗已见成效,改以成药缓缓滋补,巩固其效,冀除病根。遂以两仪膏10g,每日二次,浓缩六味地黄丸8粒,每日二次。随访半年,患者关节疼痛未再发作,恢复正常工作。
按语:妇人胎产遗留诸疾,其治不易,传统归属疑难病证范畴。本病的临床特征为病自产后(所括流产、小产、人流等),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以关节疼痛为主,但无红肿热痛及关节畸形等。辨证上详细询问病史尤为重要。其病因病机关键在于患者素质气血不足,产后肝肾正气未复,百脉空虚,风邪乘虚而入,留着经络,即所谓“虚处留邪”,而致气血不畅,筋骨失荣。本例患者病延8年,治以托化之法,托化者自里向外托邪外出,法从补肾、祛风、活血、通络,亦宗“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以及“痛痹者,散寒为主……渗以补火之剂,所谓热则流通,寒则凝塞,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也。”故选用黄芪、白术、巴戟天、菟丝子、杜仲、桑寄生、炮山甲等益肾托邪,补火散寒。熟地、当归、首乌、二至、防风等养血祛风。佐以地鳖虫搜剔通络,松动病根。全方补肾托化,养血祛风,搜剔通络从而除其顽疾,不失为治疗产后痹痛的有效途径。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