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皮疹、皮肤紫、血热、
【医家】时毓民
【出处】上海名老中医医案精选
【关键词】血尿、皮疹、皮肤紫、血热、紫癜、热毒内蕴、关节肿痛、大便干、蛋白尿、脉弦细、热迫血、小便黄、肾虚、出血、肾炎、苔薄、小儿、腹痛、腹软、浮肿、舌红、虚、瘀、
【内容】
王某,女孩,8岁。
代主诉:皮疹8日,黑便2日入院。
四肢及臀部皮疹较多,呈出血性斑点状略高于皮面,用氢化可的松、维生素C、青霉素、庆大霉素、吲哚美辛等治疗,皮疹逐渐消退,黑便消失,但尿常规蛋白(++),红细胞30~40/高倍镜,白细胞4~6/高倍镜,遂请时氏会诊。
现症:四肢及臀部皮疹消退中,仅留痕迹,无腹痛、无关节肿痛,大便干,色黄,小便黄,腹软,舌红,苔薄,脉弦细。
中医诊断:皮疹。
西医诊断:过敏性紫癜。
辨证:热毒内蕴,经脉闭阻。
治法及方药: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金银花9g 连翘9g 益母草30g 大蓟9g 小蓟9g 白茅根30g 丹参15g蝉蜕5g 琥珀粉3g(吞服) 14剂
二诊2周后,查尿常规蛋白(+),红细胞8~10/高倍镜。再用健脾益气,清热活血法治疗。
生黄芪15g 白术9g 补骨脂9g 淮山药15g 益母草30g 丹参10g 旱莲草9g 生地榆9g 大蓟9g 小蓟9g 甘草3g
上方连服3月,尿常规蛋白(-),红细胞0~2/高倍镜。
随访6年,前6月以六味地黄丸口服,以后未服用任何中西药物,尿常规一直正常,未复发。
【按语】儿童过敏性紫癜常累及肾,表现为皮肤紫斑、浮肿、蛋白尿及血尿,因此,本病以血热证为标,脾肾虚为本。血热迫血妄行则皮肤紫癜、黑便、血尿。病初时氏先用清热解毒化瘀法以祛邪,待血热缓解后健脾补肾以治本,方用六味地黄汤合四君子汤加减,同时佐以清热活血,抓住了本病的实质,故疗效颇佳。此外,时氏对肾炎血尿喜用琥珀,此药性平,味甘,对实证虚证均可应用,除安神利尿外,尚有凉血活血之功,对肉眼血尿疗效尤佳。小儿用量每日2~3g吞服。若遇顽固性血尿,则三七、琥珀合用,后者可减轻前者性温作用,发挥协同疗效。